朝政办发〔2021〕49号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朝阳市城市更新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朝阳市城市更新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1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朝阳市城市更新五年行动计划

(2021年—2025年)

 

为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我市城市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城市更新先导区实施方案》以及《朝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力做好城市更新规划、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面貌,加强城市安全,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人民满意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群众参与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科学编制朝阳城市更新发展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空间规划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引领朝阳城市建设。尊重群众意愿,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以人为本、惠及民生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着眼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以城市更新为抓手,着重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安全防范领域短板,创造优良人居环境,真正让城乡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绿色发展、保护传承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贯穿城市更新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乡建设运营模式。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朝阳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塑造特色城乡风貌,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协同创新、数智融合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有效配置科技资源、加强智库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建筑业、城乡治理深度融合,突出数字赋能,推动朝阳城乡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

——统筹协调、系统谋划坚持用统筹的方法系统治理“城市病”,以城市更新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城乡建设,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生长性。

——开放合作、深化改革以参与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为契机,持续提升行业对外开放水平,全力引进国内知名大企业、好项目,全力推进朝阳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体系,着力营造城乡建设优质营商环境。

三、计划目标

进入“十四五”时期,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城市病”问题有所缓解,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普遍推广,绿色城市建设、低碳城市转型、智慧城市构建、人文城市塑造、活力城市激发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乡村建设行动广泛开展,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明显增强。

城市更新主要预期目标(2025年)

城市活力得到新激发 形成城市更新区域典型案例;建立分期低值低效空间台账,制定激活时间表、路线图。
城市环境得到新改善 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实现改造后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对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全市建设5个完整居住社区。
城市建设推动低碳新转型 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100%;完成朝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实现城区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培育钢结构等装配式示范产业基地。
智慧场景实现新应用 搭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推进CIM平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其他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城市文脉丰富新内涵 按计划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加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工作;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普查认定和挂牌保护工作。

四、重点任务

(一)聚焦建设绿色城市,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1.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建立老旧小区的动态数据库,按照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结合居民意见,及时编制老旧小区改造年度计划。“十四五”期间,全完成2000年以前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现改造后小区物业管理和智能安防设施全覆盖。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绿色化,健全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支持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发展养老、医疗等服务设施建设,培育社区服务、社区消费新业态,推广利用闲置空地建设便民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完整居住社区5个。(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民政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2.打造公园中的城市。完善绿地系统规划,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和城市组团布局,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区域绿道网以及城市绿廊。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通过留白、留璞、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绿化、破硬植绿等方式,增加社区公园、街头游园等小微绿地,把公园建在市民家门口,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相统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3.实施城区道路畅通工程制定城市道路交通提升5年计划,改造中心城区背街小巷121条,形成以现状道路为基础,提高路网密度,完善道路骨架,畅通道路微循环,夯实交通安全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结构。逐步建成与城市总体布局相协调、与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布局合理、快速通畅、安全有序的城市路网系统。(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公安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4.完善市政管网设施建设。加大城市供水、污水、雨水、燃气、供热、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加强城市防洪内涝治理,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完成污水处理提质增效3年目标,建立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IS),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继续推进气化朝阳工程建设,稳步实现燃气管网“县县通”。(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务局、通信管理办公室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财政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5.全面提升城市供暖效能。《朝阳市供暖专项规划》进行修编,推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优化组合。整合转供热企业,新建集中热源,实现热电联产为主的集中供热格局。完成城区供热管网普查,建立智能监管平台,实现中心城区供暖数据共享,提升服务监管水平。保障供热质量,新建备用热源厂1座,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财政局、国资委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6.实施城市洁净工程。提高道路环卫作业机械化清扫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就地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建立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强化对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的环境监管。(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7.开展城市体检。结合朝阳实际,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65项内容为基准,在朝阳市现状建成区内,科学准确进行城市体检,找准朝阳“城市病”病因,查找在人居环境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城市建设发展问诊把脉、对症下药;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有效到位的“体检+治病”系统性改进措施,建立整改长效机制,全面开展细节整治,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助力推动朝阳城市高质量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朝阳市城市更新暨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配合;完成时限:2021年)

(二)聚焦建设低碳城市,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8.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大力推广居住建筑节能率75%和公共建筑节能率65%的设计标准,开展建筑节能的试点示范和推广工作,积极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应用式建筑新技术体系,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模式,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等示范项目。推进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建设。推进保温结构一体化和保温装饰一体化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建设。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20%,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业信息化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9.发展城市低碳出行体系。优化发展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公共交通能力、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推动城市路网结构优化,加强公交线路网络建设,改善公共交通便捷性和通达性。结合城市绿化系统建设,建设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10.推进城市功能完善。推动城市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医疗教育、产业培育等设施建设改造,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设备设施建设。建设胜利桥雨水泵站,改造东外环排水设施,消除易涝点。完成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狼山生活垃圾填埋场治理、污泥处置等工程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城管综合执法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教育局、卫生健康委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11.推进城市管理和防灾应急项目建设。推动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城市防灾避险、应急救援等空间、场所建设,推进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和物资储备库建设,推进平战两用公共设施改造建设,推动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设定位明确、平战结合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市级建设1个重大疫情防治救治基地,各县(市)依托有能力的综合医院各建设1个防控救治中心,设置传染病重症病房,承担本地区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任务。重点实施朝阳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等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局牵头,市工业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12.推进城市生态修复。有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全面构建城市生态空间新格局。推动防洪工程补短板、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修复、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升级建设。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推动老工业区内关闭、搬迁企业,开展场地土壤、地下水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老哈河防洪工程建设,推进大凌河、小凌河、青龙河、牛河等重点河段治理工程。(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牵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三)聚焦建设智慧城市,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

13.完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整合共享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建立具备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汇聚、数据存储管理、数据接口与服务等功能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推动建设智能化运行管控中心,对接国土资源、环保、水利、交通运输、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城镇公用设施管理信息集中接入、城镇关键系统运行状态自动感知和重大突发事件智能应急处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建设局、通信管理办公室牵头,市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14.实施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升级和智能化改造,推进智慧充电桩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试点、停车设施智能化改造等,推进省、市、县生活垃圾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实施市政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智慧路灯系统、智能快递柜建设、智慧供热建设等项目。(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务局、城管综合执法局、通信管理办公室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国资委、邮政管理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15.推进城市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市级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依托CIM平台在城市安全、智能建造、智慧市政、智慧工地等领域深化应用场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与CIM平台的交互建设。(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综合执法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公安局、民政局、营商环境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卫生健康委、通信管理办公室、供电公司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四)聚焦塑造人文城市,推进历史文化传承。

16.稳步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和建筑风貌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城市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保护,完成历史文化街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历史人文景区建设任务,切实在城乡建设中延续朝阳历史文脉,凸显朝阳历史文化内涵,塑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朝阳城乡形象。到“十四五”末期,达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通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评审论证工作。(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17.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加强重要遗址遗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街区和小镇。实施朝阳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三燕龙城遗址周边及大凌河拓展区域、北票市国家生态矿山遗址公园、燕长城遗址保护利用等项目。(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发展改革委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18.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探索建立朝阳工业遗产博物馆,对朝阳近现代工业成就进行展示,保护工艺流程设备遗产、厂史等历史文献、传统工艺图纸等。结合原朝阳水泵厂现有遗存和历史风貌,实施工业遗产遗存保护利用,建立文化创意办公区、现代文化博览区、老字号文化体验区、文化商业体验区。打造集文化体验,餐饮娱乐,创意办公等于一体的朝阳新锐特色街区。推动依托城市老旧厂区建设文化、旅游、教育、休闲、娱乐、商业等多业态产业示范园区、基地。(责任单位:市工业信息化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教育局、商务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19.全力培育打造特色乡镇突出朝阳历史、文化、地域和民族特色,充分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结合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民族特色,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一批历史文化型、生态旅游型、商贸物流型、产业特色型、交通枢纽型等特色镇。到2025年,力争建成3个省级特色乡镇。(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展改革委牵头,市自然资源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商务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五)聚焦打造活力城市,激发城市内生动力。

20.实施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以中心城区“退二进三”为方向,加快朝阳主城区工业企业向高新区和开发区搬迁步伐,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建设燕都新区、河东新区和高铁服务区,主城区突出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数字经济,高新区和开发区全力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工业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商务局、自然资源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双塔区、龙城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21.推动城市商业中心向活力中心转型。支持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文化体育、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商业步行街改造、发展楼宇经济、提升体验式商业业态、多功能复合中央商务区和商业街区等建设。“十四五”期间,省级特色街区(步行街)数量力争达到3条。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特色突出、功能完备、服务综合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培育壮大本地电商平台、积极引进域外电商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局、工业信息化局、科技局、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22.提升县城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实施强县工程,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和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推进县城承接中心城市功能转移,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实施水电路气暖基础配套,培育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果转化孵化基地、电子商务和物流中心等项目。支持佳惠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等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快递物流园建设,到2025年,建成1个市级快递物流产业园,部分县(市)区建成1个快递物流产业园。各县(市)区着重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分别建设PCR实验室升级改造及设备购置建设项目。改善提升县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县级医院龙头作用,辐射带动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局、商务局、卫生健康委牵头,自然资源局、教育局、邮政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23.盘活闲置存量资产。推进闲置土地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要素,充分利用闲置厂房转型升级引入新产业,加快盘活房地产停缓建项目和建成后闲置项目。(责任单位:市工业信息化局、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自然资源局、商务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24.完善住房制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落实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开展“一城一策”,夯实城市主体责任,发挥住房发展规划引导作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25.发展租赁住房。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鼓励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建设筹集面向各类人才供应的政策性住房,吸引各类人才来朝投资创业,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朝留朝就业创业,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筹集公共租赁住房房源1122套,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计划发放4590户。(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配合;实施主体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完成时限:2021年至2025年)

五、保障措施

(一)坚持党建统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确保实效。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及各县(市)区长为成员的朝阳市城市更新暨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全市城市更新工作;督促各县(市)区落实城市更新主体责任;督促市直有关单位落实国家政策,提出我市城市更新政策措施;审议全市重大政策措施、各县(市)区制定的城市更新规划;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城市更新工作的评价考核。

(二)聚焦绿色低碳,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效,坚定不移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2.落实税费减免。对纳入城市更新项目库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专业经营单位参与政府统一组织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对其取得所有权的设施设备等配套资产改造所发生的费用,可以作为该设施设备的计税基础,按规定计提折旧并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所发生的维护管理费用,可按规定计入企业当期费用税前扣除。在城市更新改造中,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的机构,提供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的房产、土地,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减免相关税费等。

3.强化用地保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低效土地,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分配,优先用于城市更新中的公益性项目建设。工业厂区改造为经营性开发的,适当调整用地控制标准和指标,把用地弹性指标优先安排城市更新项目。城市更新项目涉及利用闲置或低效空间资源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可在一定年限内暂不办理变更用地主体和土地使用性质的手续。增设服务设施需要办理不动产登记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应依法积极予以办理。 

(三)聚焦加快发展,突出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要素保障。

4.编制更新规划。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更新中长期专项规划。完善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要开展城市体检,找出城市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划定城市更新范围,确定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名录,探索编制城市更新中长期专项规划。依据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城市更新中长期规划,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改造。建立弹性灵活的更新区域“一案一策”制度,编制更新改造方案,方案应当包括更新发展定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方向及其布局,资金来源,历史文化资源及保护,完成时限等内容。

5.推进项目实施。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指导全市城市更新项目谋划工作,负责项目入库和重大项目协调等管理工作。市直有关单位要分工负责,加强联动,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推动本地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的主体责任,将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方案,制定项目计划,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具体落实城市更新项目谋划和建设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完善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为城市更新提供资金保障。

6.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创新完善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推动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探索城市更新商业模式。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府投资对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城市更新产业投资基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保证城市更新项目资金长期投入。

7.坚持市场主导,建立项目生成制度。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项目融资,引导各类专业企业和社会资本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模式参与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和运营。科学引导生成城市更新项目储备库,探索符合实际的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机制,精简审批事项和环节,建立审批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审批效率。

 

附件:朝阳市城市更新暨城市体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

朝阳市城市更新暨城市体检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谢卫东 市长

副组长  老颜武 常务副市长

    邱廷彦 副市长

成 员  刘利民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钱  锋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

      曹治纲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张兴友  市教育局副局长

       李鸿雁  市科技局局长        

王国民  市工业信息化局局长

      田  野  市公安局副局长

      孙  平  市民政局副局长

       崔  林  市司法局局长

刘文俊  市财政局局长

      魏宏远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

邰晓明  市自然资源局局长

       厚春华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杨  明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

       祁凤春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郭喜春  市水务局局长       

张树清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任化卿  市商务局局长

       王永辉  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  

张庆贺  市卫生健康委主任

       崔永志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

       丛险峰  市国资委主任

马玉民  市统计局党组书记

       于仁礼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

      张爱军  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党组书记

      安海江  市城管综合执法局局长

      孟德柱  市税务局局长

李佩虎  市消防救援支队队长

      韩天鸿  市通信管理办主任

      崔文军  市供电公司总经理

何诗川  市邮政管理局局长

            李庆和  国家统计局朝阳调查队队长

      梁胜明  中国人民银行朝阳市中心支行行长

      郑大勇  朝阳银保监分局局长

            付宗义  北票市政府市长

            张殿成  凌源市政府市长

            石万田  朝阳县政府代县长

            陈景泉  建平县政府代县长

            张秀伟  喀左县政府代县长

陈苓丽  双塔区政府区长

            李大为  龙城区政府代区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朝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杨明同志、曹治纲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