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有!中秋国庆假期朝阳文旅市场火爆“出圈”
秋日的朝阳,天高云淡、层林尽染,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美不胜收。适逢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朝阳文旅市场持续火爆,市民游客出行热情高涨,各景区、景点人气爆棚。10月6日晚,记者从市文旅广电局获悉,全市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198.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39亿元,比2022年同期分别增长169%、185%,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39%、43%,文旅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火爆景象。 精彩纷呈的文旅体活动,丰富了文旅产品供给,提振了文旅消费市场。假日前夕,以“共沐文明曙光,跑遍宝藏之城”为主题的辽宁朝阳首届马拉松比赛,吸引6个国家及国内22个地区的万名跑友用脚步解锁朝阳这座城市。赛道以“一河两岸,城市穿越”为轴心,凸显朝阳的秀美风光和地标建筑,16场群众文体活动及特色非遗展演,尽显朝阳的人文底蕴和朝阳人民的热情好客,由此拉开朝阳中秋国庆假期文旅体活动序幕。 假期期间,我市推出19项文旅体活动,热情相邀各地游客来朝旅游。中秋节当晚,在大凌河畔举行的“共圆三燕梦、七彩耀朝阳”焰火晚会,吸引域内外12余万人观赏。9月25日至10月1日,在市体育馆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U18男子组篮球预赛,有来自全国7个省份的112名球员参加,吸引了朝阳及周边城市的6000余名观众观看。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丰富了市民的假日生活,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数据显示,全市A级旅游景区开放63家,接待游客约13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7.53亿元。全市重点A级旅游景区和博物馆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成为近五年来最火爆的黄金周。“我们前期举办的化石文化节、‘文化传承发展·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等文旅活动,让朝阳四大文化的魅力得到彰显,这也促进了中秋国庆假期文旅市场的火爆,大量域内外游客借长假契机来朝阳进行历史文化深度游。”市文旅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 中秋国庆假期,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吸引了众多域内外游客参观游览,单日最高游客接待量突破2500人,比2019年同期增长416%;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和化石谷景区立足化石文化优势开展研学游,恐龙巡游、人偶互动、动物表演、化石挖掘、科普课堂等活动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假期期间,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接待游客2.62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2.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3万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218%;北塔博物馆开展“手制月饼、乐享团圆”“爱我中华、点赞家乡”等研学和实践活动,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赵尚志纪念馆精心策划“童心绘红心·共颂爱国情”儿童主题书画展等活动,接待游客5.68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05.7%。 “我市紧抓京津冀产业转移和京沈高铁开通等重大发展机遇,将文化旅游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建设,先后与北京朝阳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承德市、内蒙古赤峰市达成区域合作,搭建联合推介平台,举办专场旅游推介会。尤其是‘乐游朝阳’小程序的上线,助推域外游客数量加速攀升。”市文旅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朝阳市域外游客占比达到43.8%,其中京津冀游客占比达到11.26%。 假期正值丰收季,各县(市)区纷纷举办不同主题的丰收节、采摘节和文化旅游节,各大景区也举办不同形式的文旅活动,吸引众多域外旅游团队和自驾游客进行度假休闲游。如北票大黑山景区开展“寻宝”福袋、品美食、与国旗同框打卡得礼品、喂食萌鹿等活动,喀左利州古城举办中秋拜月仪典、国庆大戏台专场演出,双塔区举办“贺中秋 迎国庆”送文化下基层惠民文艺晚会,喀左浴龙谷温泉度假区欢乐世界开设专属夜场等。 其间,市文旅广电局全力做好文旅市场安全督导检查工作,共检查7个县(市)区28家(个)文旅企业(场所),实现了中秋国庆假期文旅市场平稳有序。文旅市场消费火热、消费潜力充分释放,也为朝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