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和省市政府《关于做好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发布等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全文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总体工作情况,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工作落实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七个部分。本报告数据统计时限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总体工作情况
2013年,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围绕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扎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全面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充分利用新闻发布会、政府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和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努力发挥政府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作用。将政府信息公开任务与年度目标、效能建设、政风行风等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促检查、同步检查评比,上下联动,整体推进,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进一步理顺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体制,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责任,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确保政府信息及时主动公开。不定期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深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部分委领导和个别科室负责人调整的实际,委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也相应进行了相应变动,确保责任到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人事法规科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协调工作,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全委形成了齐抓共管、纵横结合、条块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并通过发布信息、组织采访、撰写文章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报道活动。
(二)《指南》和《目录》的更新、完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指南和目录做好修订和更新,并在本级和委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主动、及时公开和更新信息,通过委门户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第一时间进行更新公布,如经济政策、委领导调整、重大项目实施情况、行政审批、招投标、重点项目稽查和项目节能评估等信息。围绕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教育、医药卫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作,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发布各类政府信息。
(三)工作机制、制度规范的建设及落实情况。完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好地推进。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采取网上考核、实地抽查、群众评议等形式,定期对各科室、各单位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向全委通报检查考核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推进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进展。对涉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信息,除涉密项目外,一律按要求主动公开;公开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步骤和程序;及时发布投资重点投向等信息,公布年度重大建设项目计划及其实施进展情况;积极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及区域发展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的公开工作。
(四)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情况。加强阅览室硬件建设,新增电脑、档案柜等设备,方便群众查阅资料。全年向市档案馆报转政府公开信息件110多份。
(五)宣传培训情况。通过理论研讨、专家座谈和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人员的素质。
二、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按照国办发[2013]73号和辽政办发[2013]46号文件和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重点开展了围绕行政审批、保障性住房、招投标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落实各牵头科室的工作职责,明确政府信息重点工作公开的具体内容、公开方式、工作分工、审核程序、公开时限等事项。部门网站开设了重点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展示重要政府信息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工作落实情况
按照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的《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回应社会关切 提升政府公信力实施意见的通知》,对照文件中提出的与我委工作相关的要求,明确了工作职责,落实了工作责任,并将此项工作作为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大行政审批的公开力度,公开项目审批(核准)类信息,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全年,我委共办结审批事项452件。接待审批事项现场或电话咨询咨询180多件,实现了零投诉,按时办结率为100%,群众评议满意率为100%。审批事项中压缩了承诺时限。
大力推进项目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一是对工作中比较敏感的招标信息、中标候选人结果、中标信息等,做到按时公开,自觉接受监督。二是信息公开内容涉及到招投标监管工作办事程序、日常工作动态、招标信息、中标信息、投诉受理、不良行为通报以及重要会议、活动开展情况等。三是在省市招投标监管网上公开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并及时受理。
不断推进和加强“信用朝阳”建设工作,通过“信用朝阳”信息平台建设,增强了信用政策、资讯和信息的公开和共享,使百姓对“信用朝阳”建设工作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方便了企业和个人对朝阳信用信息的查询和使用。
四、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按照《条例》规定,对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政府信息,通过各种载体,进行了全面公开。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委主动公开信息240多条。
(一)通过新闻媒体和新闻发布会公开。在《朝阳日报》、朝阳电视台等媒体,把重点政府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结合全委中心工作,委领导多次在市“两会”新闻报道中接受联合采访。
(二)通过市政府和本委门户网站公开。2013年,公开政府信息110多条。其中,网站累计发布各类政府信息90多条,图片20多张,视频30多分钟。
(三)开展“政务公开日”活动。在为期近一个月的“政务公开日”活动中,组织县(市)区发展改革系统,广泛开展政策咨询、现场办公、便民服务、发放政府信息公开宣传资料等系列活动,接受群众咨询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通过网络咨询、政策咨询服务电话、依申请公开和委信息阅览室等渠道,积极开展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按照编制公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告知信息获取方式、公开受理机构的名称、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对每件申请均履行受理、拟办、批办、办理、审核等程序,年度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5件,答复55件,答复率100%。在申请公开中,主要涉及经济政策、行政审批、招投标咨询查证等信息工作。向我委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主要集中在项目审批信息方面,其中以房地产动迁项目审批信息居多。2013年我委未收取信息公开检索、复制、邮寄等费用。
六、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积极重视,对申请人的答复能够及时准确,政策全面、反馈满意,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事项提起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主要问题:个别科室主动公开意识不强;公开渠道不宽;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开展不平衡。
改进措施: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用。不断丰富本委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栏目,及时更新政府公开信息,着力加强对行政审批、招投标、政府投资项目稽查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发布。二是丰富信息公开载体。有效运用政府公报、报刊、电台、电视台等载体,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积极公开政府信息,确保基层、群众及时了解和获取政府信息。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审查和更新维护等制度,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切实加强督查指导。重点强化对科室的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五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队伍建设,继续加强信息员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服务质量。
2014年,进一步加强对全委各科室、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继续完善责任明确、运转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围绕全委中心工作,及时掌握并回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努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时效性。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服务作用,努力创建人民满意政府服务机关。
朝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4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