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项目助力北票果树产业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0-10-29 信息来源:朝阳日报

今秋,位于北票市东官营镇的小巴沟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果园,依靠从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合作引进的果树新品种及其优质高效安全配套新技术,获得了示范成功,凭借上乘的果品深受市场欢迎,并带动当地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年底分红、参加果园管理挣工资等途径脱贫增收。该扶贫果园也成为北票市引进示范果树新品种新技术最多,且规模大、种类全、示范效果最明显的一个。这是北票市果树省级科技特派团的一个工作缩影。

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承担着北票市果树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除了在小巴沟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果园,还在上园镇四家子村、马友营乡大庙村、松树台沟宏运牧业、五间房镇下油房沟村、长皋乡扎兰沟村、泉巨永乡存珠营村、小塔子乡莲花山村的8个扶贫果园示范推广优质南果梨、国丰杏、沙金红杏等果树新品种5个,示范推广优质高效栽培、高接换种、病虫害防治、采后深加工等技术18项。28名科技特派员坚持深入田间果园,从理论到实际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帮助果农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样板,让果农掌握更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帮助做大做强,实现脱贫增收致富。

作为特派团科技服务的重点果园之一,小巴沟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扶贫果园是采取扶贫户和合作社进行土地置换的方式、集中建设起来的托管扶贫果园。果园占地500余亩,新栽植或高接换头大黑山辽梅、国之鲜杏、沙金红杏等优质果树新品种300余亩、1.8万余株。原有锦丰梨、春雪桃、鸡心果等优质果树品种200亩、1.2万余株。在发展果树的同时,开展培育新品种果树苗培育工作,建设苗圃地50亩,苗木出圃后每年可增加收入10万元。据了解,果园今年新栽植的国之鲜杏、早金酥梨两个品种,五年可达到丰产期,产量达到4000公斤以上,每亩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成为果农实现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除了扶智送技培育壮大果树产业,特派团还为北票市培养了一支果树管理服务队,常年为广大果农提供苗木嫁接、栽植、高接换种、修剪、拉枝整形、病虫害防治等果树管理工作。队长彭贵林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因早些年通过《北方果树》杂志结识了沙守峰---原省农科院果树所科技人员、现在的北票市果树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负责人,从此热爱上了果树,并在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的帮助下,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果树技术员。如今,这支果树管理服务队跑遍了北票市各乡镇的果园,队员也由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近50人。他们在管理果树的同时,还把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的优良新品种和优质高效栽植技术传播到北票,直至在北票落地扎根、开花结果,造福北票果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