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司法行政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 专刊(四)
发布日期:2021-07-05

自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朝阳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多种形式活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近日,朝阳市公证处主任李秋洁带领5名工作人员到双塔区桃花吐镇小桃花吐村进行现场办公。小桃花吐村因为即将拆迁,一些村民急需办理公证,为避免村民来回奔波,市公证处选取5名精干人员在李主任的带领下驱车20公里于到达小桃花吐村。村民听说公证处来村现场办理公证,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咨询的、办理业务的村民将公证员团团围住,平时寂静的小山村一下子热闹起来。工作人员一边耐心细致地为村民答疑解惑,一边引导有办证需求的村民进入办证程序,全天共解答咨询52人次,现场办理公证15件(其中继承12件,赠予3件)。市公证处将进一步优化便民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做到“公证人员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无止境,公证彰真情,市公证处将把上门办理公证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制度坚持下去,让百姓感受到公证的温暖和公证的便利。

为改造升级朝阳市“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类企业,化解经营风险,妥善处理劳资纠纷,落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更好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朝阳市司法局与市工信局依托市律师协会律师专业优势,经自愿报名,协会审核,挑选一批政治过硬、热心公益、作风优良的律师100名,组建了服务企业的公益法律服务团队,与我市70多家企业建立联系,进行法治体检15家。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律师、公证、司法考试等职责功能,在市司法局一楼设置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咨询窗口,并在市司法局顶楼设置12348公共法律服务答询热线,聘用专业律师(4人)负责现场、辽宁法网、12348热线全方位、全时空、零距离法律咨询工作。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逐步健全完善各项便民服务举措,一是为前来咨询办事的群众提供自助办公设备、网络设施、自助查询、自助打印、叫号机、评价器等硬件服务设施;二是针对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中心专门设立了母婴室、私密室等特殊功能服务区;三是为方便群众对服务质量的监督,中心与市营商局建立“好差评”联网系统,生成“好差评”二维码,置于窗口实时对服务人员的评价。四是为了方便各县(市)区的来访群众能第一时间申请法律援助,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专门印制法律援助便民联系卡,将法律援助的范围及各县市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服务电话及12348服务电话全部印制在联系卡上,发放到各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前来咨询的群众。五是“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辽宁法网”已与“辽事通”对接,为寻求法律咨询帮助的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坐在家中就可立享“一键式”的法律服务。通过以上工作举措,确保全市人民群众能够及时获得现场、网上及热线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实现法律咨询全覆盖,做到来电必接、咨询必复,转办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真正实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最多跑一次”法律服务工作要求,现场解答法律咨询接听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到100%。

北票市公证处主动作为,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于近期办理了第一例丧偶儿媳继承婆婆财产的公证。申请人罗某某的婆婆徐某2021年4月去世时遗留一处房产,生前无遗嘱,丈夫谢某于1996年先于婆婆去世,谢某去世后,婆婆一直同罗某某共同生活,并由其悉心赡养,后事也都由罗某某操办。因此,罗某某想申请继承婆婆徐某遗留的房产。她曾问询多处、咨询多人,别人告诉她的结果是她没有继承权。当公证员得知这一情况后,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规定,对罗某某所说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取证。经调查发现:第一,婆婆的其他子女也证实此情况属实,并同意罗某某继承该遗产;第二,经与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核实,此情况属实。   因此,罗某某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公证处于4月21日受理了该项公证。另外,多年来罗某某照顾婆婆生活困难,北票市公证处按相关规定为其减免了公证费。此举受到了罗某某的高度好评,并为公证员李洪印送来锦旗。现实中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丧偶儿媳继承公婆遗产的情况并不多见。北票市公证处办理的这份复杂的继承公证,成功的帮助丧偶儿媳以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身份,取得了婆婆遗留房产的继承权,也实现了婆婆的心愿,为社会传递了赡养扶助老人的正能量。

近日,凌源市宋杖子司法所进村宣传“慧评理”微信公众号,评理说事点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便利;司法所联合当地村干部、人民调解队伍,主动上门通过发放慧评理二维码,便民服务卡、宣传册等方式宣传工作职责及流程;在“村说事微信群”介绍,引导广大群众积极通过手机扫“慧评理”二维码反映诉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形成广泛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让广大老百姓不出家门在手机上就可以把自己的矛盾解决。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