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朝阳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44.8亿元,比上年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亿元,增长7.0%,两年平均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74.7亿元,增长2.1%,两年平均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442.1亿元,增长6.7%,两年平均增长4.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4.1:29.1:46.8。
一、工业生产保持平稳,企业效益大幅提升
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两年平均增长3.3%。从支柱产业看,装备制造业增长8.1%,农产品加工业增长9.7%,冶金工业增长2.5%,建材工业下降5.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2.9%,制造业增长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0%。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国家重点监测的59种产品中,29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49.2%。其中,铁矿石成品矿增长24.0%,橡胶轮胎外胎增长11.9%,鲜、冷藏肉增长45.6%,钢材下降4.9%,生铁下降5.7%,粗钢下降5.4%,平板玻璃下降1.4%,水泥下降16.8%。
从企业效益看,利润大幅提升。1-11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2亿元,同比增长55.4%,两年平均增长36.8%。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14.7%。建设项目投资增长5.4%,占全市投资的73.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0.3%,第二产业投资(全部为工业投资)增长3.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1.9%。全市民间投资增长16.7%。分领域看,制造业投资下降18.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4%。商品房销售面积173.7万平方米,增长24.0%;商品房销售额80.4亿元,增长26.0%。
三、社会消费持续保持恢复性发展
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两年平均增长6.9%。从经营所在地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63.6亿元,增长11.2%;乡村实现零售额180.3亿元,增长10.9%。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265.9亿元,增长9.5%;餐饮收入35.0亿元,增长34.9%。网络零售额0.67亿元,增长15.7%。
从限上企业商品零售看,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7%,汽车类增长5.5%,中西药品类增长18.2%,粮油食品类增长10.9%,服装鞋帽针织品类增长2.0%。
四、财政收入质量提高
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3亿元,比上年增长8.4%,两年平均增长6.3%。其中,税收收入63.7亿元,增长20.2%;非税收入20.6亿元,下降16.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1.0亿元,下降0.6%。
五、物价保持平稳
2021年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9%。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 “六涨二降”,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8%,衣着类价格下降0.8%,居住类价格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3.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下降2.5%。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35.6%。
六、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贷款减少
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509.2亿元,比年初增加241.0亿元,同比增长10.6%。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23.5亿元,比年初减少24.9亿元,同比下降2.2%。
七、用电量持续高速增长
2021年,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6%;工业用电量97.5亿千瓦时,增长17.2%。
八、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2021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41元,比上年增长7.3%,高于GDP增速1.8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增长同步,两年平均增长5.5%。
2021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3元,比上年增长10.9%,高于GDP增速5.4个百分点,实现了经济增长同步,两年平均增长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