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按照“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稳定项目”的标准,坚持“抓基地、抓龙头、抓品牌、抓产业化”的工作思路,依托杂粮、绿色有机果蔬、生态畜产品等产业,突出抓好乡村产业发展,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凤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建平县小塘镇新城村,主要从事设施蔬菜生产。2020年,该合作社争取扶贫资金1045万元,在原有1100亩棚区的基础上,新建600亩56栋温室大棚,采取租赁的方式交由当地50户农户经营,用于发展特色种植和采摘经济。今年,凤雷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把目光瞄准丰富农作物种植品种、提高土地效益、强化乡村振兴项目、各类工商资本下乡项目的对接、与农民利益的联结上,在敲开百姓“增收致富门”的同时,从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目前,该合作社已经与北京首农集团签订了商业连锁直供协议,把所有的日光温室变成协作基地,同时在周边生产区再发展1万亩协作基地,引导这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让设施农业成为有奔头的大产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从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建平县贫困户生产经营性收入比重逐年提升,到2020年末,全县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为10283元,其中,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达49.66%。2021年,建平县继续巩固到户项目,将部分产业项目收益资金用于扩大脱贫户到户有产业项目,继续发展“庭院小经济”“五小”项目,持续巩固到户项目脱贫成果,到年底,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1452元。同时,建设完成的93个产业项目围绕“管住资产、稳住收益、防住风险”三个环节,狠抓管理,确保产业项目健康运转。2021年,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高效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为重点,累计投入衔接资金6102.98万元,新建产业项目32个,逐步构建起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步落实好“1233”扶贫资产管理模式,确保277个扶贫资产“保本保值增值增效”,持续发挥带贫益贫作用。
建平县抓紧抓实产业振兴这个“第一要务”,扎实做好农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结合区域实际,制订具体方案,全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2022年,全县储备项目98个,计划总投资达到1.3亿元。未来3年,全县计划建设项目306个,总投资3.1亿元,主要用于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养殖、高效果蔬、农村基础设施及村公共服务类项目。同时,统筹使用好各级衔接资金,重点实施设施农业、杂粮产业、光伏等带贫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着力发展壮大建平特色优势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打造建平扶贫产品品牌,构建扶贫产业体系,从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逐步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净收入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