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喀左县委、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县工业经济加速崛起,农业生产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经济和社会面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实实在在地绘就了一幅自治县发展历史上的壮美画卷。
项目牵动成效凸显工业经济顺势崛起
喀左县在过去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经济和项目建设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以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引进半导体产业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在该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县域经济振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几年来,实施项目413个,总投资419.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4亿元。其中1-5亿元项目121个,5-10亿元项目24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
喀左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以“项目牵动”为主要工作抓手,不断加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该县建立了“项目管家”“书记县长直通车”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实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全力解决项目开复工手续审批、用地保障等问题。特别是以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为改革试点,启动了“标准地”改革,确保“拿地即开工”,为保障项目高质量开工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截至目前,该县工业项目达到20个,总投资32.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
半导体产业迅速发展。以通美晶体为头部企业,深挖上下游产业链,重点发展半导体专用材料生产,打造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及上下游配套产品为主的产业链。先后引进项目11个,其中6种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今年,围绕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开发区新开工的重点项目有鑫美年产100吨高纯砷、博宇PBN材料等,把半导体新材料产业作为“一县一业”主攻方向,加快打造百亿级半导体新材料“北方硅谷”。多年来,共实施半导体产业项目6个,总投资13亿元。
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该县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畜牧养殖呈现规模化,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建设明显;以国有禾源集团为主体,建设配套养殖基地,促进乡村振兴。重点实施的总投资6.3亿元的宏发肉鸡屠宰、总投资6亿元的喀左县蛋品全产业链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喀左县茂源牧业有限公司万头优质肉牛养殖产业项目等农业项目建设投产,实现了养殖、屠宰、加工的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践行“两山”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喀左县举全县之力,践行“两山”理论,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扎实开展“两山”转化工作,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几年来,喀左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立县、生态强县”的总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途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善农村环境,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塞外水城、休闲养生田园、文化旅游宜居城市,努力打造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优良基础。喀左县具有多样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龙凤山朝阳洞有天下第一洞穴庙宇群之美誉,楼子山、红云山、白狼山(大阳山)、化石沟等地景观独特,龙源湖、凌河第一湾、依湾农家、凌河湿地、敖木伦湿地等水域风光优美。截止到2021年底,全县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4家、特色旅游乡镇13个、旅游示范村18个。龙凤山景区、龙源旅游区、浴龙谷温泉度假区先后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水泉镇南亮子村位于凌河第一湾和10万年前鸽子洞古人类遗址的交界处,是喀左县远近闻名的省级美丽示范村,依靠山水奇景和人文胜迹,水泉镇南亮子村打造出了集旅游观光、民族民俗、农耕体验于一体、总占地面积3000余亩的依湾农家生态旅游项目,采取“党支部、经济实体、贫困户”旅游发展模式,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带动集体经济、脱贫攻坚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向好发展,2021年实现集体经济65万元,带动人均增收2150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完美转化。
十年的发展历程充满艰辛,十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十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喀左的竞争力正在日益提高,影响力正在日益扩大,凝聚力正在日益增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喀左正在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