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喀左县利州街道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坚持深入推行“党建”模式,以党建高位引领“3、3”(3项工程、3个结合)为重点,坚持不懈以党建工作推动村、社区建设工作,推动街道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实施“党建、村(社区)文化建设”工程,实现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不断优化党群关系。街道以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为依托,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做强、做实、做好群众身边的思政大课堂。组织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75次,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入寻常百姓家。建立健全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注重发挥群众文化服务体系平台作用,充分发挥党群活动中心的辐射带动功能,真正让群众学起来、动起来、乐起来。服务中心借助社会力量,开办了红色书屋、红歌传唱团、多类兴趣培训班、技能培训班、志愿者爱心服务队等,还利用传统节日组织文艺演出,让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充分发挥公安、法院、司法、妇联等部门职能优势,在党群服务中心成立村(居)民评理说事点、“蓝盾巾帼”矛盾调解室等,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由“化讼止争”向“少讼无讼”转变。组建多支综合性“矛盾调解团队”,先后打造“蓝盾巾帼共创平安”志愿服务队伍、人民调解委员会、依娜调解室、老计调解室等。今年以来,累计“我为群众办实事”220件、调解矛盾纠纷130起。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矛盾不上交”,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实施“党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现老旧小区拆迁改造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感。老旧小区改造一直是困扰基层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利州街道老旧小区改造指挥组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协同参与”的工作思路,通过联合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员、居民党员代表、物业、业主委员会建立“多方联动”服务机制,成立兴和政策宣传党员突击队、联合违建整改党员突击队、亲和纠纷调解党员突击队三支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特长和先锋作用,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各社区坚持“事前多商量、事前好商量”的原则,召开动员会、党员群众代表会议10余次,入户宣讲政策、倾听民意,形成有针对性、能切实解决居民困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改造思路和方案。团结社区教育小区改造升级过程中,仅2天时间顺利完成452户意见征询工作,同意率达95%以上。此外,街道建立后期管养模式,成立的新兴物业公司着力解决弃管小区、无物业小区停车管理、绿化管养、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扩大老旧小区业主委员会及物业管理的覆盖面,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能够形成长效有序管理。利州街道近几年在城市提质升级、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做到零上访、零纠纷、零障碍,全面实现老旧小区改造绿化、亮化、暖化工程。今年,在社区党员干部积极努力协调下,已经完成居民楼外墙皮保温13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80平方米,更换小区路灯63盏。
实施“党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程,实现招商项目建设与党的作风建设有机结合,不断扩大引进招商成果。街道党委围绕项目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项目,面对小河湾村雍德府房地产项目和利州古城项目征地户数多、时间节点紧、工作要求高的困难,小河湾村党总支部将87名党员全部编排到各网格、各村民小组,形成对被征地拆迁村民进行包户、分片包干的工作局面,创新“五包”(包签协议、包政策宣传、包拆迁、包维稳、包协调施工)措施,发挥“5、2”和“白、黑”工作精神,服务零缺位,顺利地使64户大棚户签了协议。征地326.8亩,做到了拆迁户零上访,确保征迁工作加速推进。
选派优秀党员干部作为企业“红色项目管家”,提供保姆式服务,发挥管家的领办、帮办、代办作用,切实帮助入驻企业办理好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等项目建设相关手续。成立党员干部“项目服务小组”,通过建立微信群、走访企业等方式,积极主动倾听企业的意见和需求,把“读懂企业家”作为必修课,把项目的事当家事,替家人着想,为家事出力。从洽谈、签约、手续办理等直至企业开工建设,全身心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今年上半年,街道选派的“红色项目管家”就帮助喀左宝理塑研塑料有限公司、喀左威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海辰宠物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办理了土地收储出让、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确保了项目及时开工建设,消除了企业的顾虑,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