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凌源市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1-18

—2022年12月20日在凌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张殿成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在朝阳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中心工作,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9.3亿元,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2亿元,同比下降1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3亿元,同比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2亿元,同比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8040元,同比增长7%。

(一)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壮大规模、提高质量中增强工业实力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量质双升。将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作为招商主阵地,聚焦高新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等前沿优势产业,组织招商活动99次、线上云招商38次。斯年智驾、阿拉丁无人机、法马智慧交通等194个项目实现签约,合同金额达213.9亿元。按照朝阳“四个一批”要求,坚持专班化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年开复工项目234个。其中,投资1.97亿元的可曲面超薄玻璃、投资1.95亿元的航天宏图无人机项目投产;投资14亿元的350兆瓦户用光伏项目开工建设。“一县一业”中的航天新能源物流车实现出口500台,产值达到2亿元,北京斯誉达汽车、上海永力智能无人驾驶清扫机器人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

持续推进结构优化升级,转型发展效应初步显现。

以经济开发区为主阵地,培育构建重点产业链12条,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走深走实。聚焦改造升级“老字号”。谋划实施项目11个,完成投资2.2亿元。航天凌河、腾钢机械等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晨光特种车、鑫祥汽车零部件等项目投产运营。聚焦深度开发“原字号”。谋划实施项目49个,完成投资12.8亿元。年产590万张生态板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炜盛玻纤、富源矿业、日兴矿业等现有企业通过技改,实现能效水平提升。聚焦培育壮大“新字号”。谋划实施项目13个,完成投资5.7亿元。光伏和风力发电、航天宏图无人机等项目建设成果显著,“新字号”产业梯队正在集聚蓄势。工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接入数字平台企业36家,完成企业数字化改造15户,炜盛、中玻获得“省级数字化车间”称号。智慧园区指挥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航天宏图、翅冀矿业等10户企业注册入驻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综合应用服务平台。钢达仪器仪表公司产品获得“辽宁省专精特新产品”称号。

(二)一年来,我们始终在抓实产业、做强基础中推进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发展。深入推进“一区十园百基地”建设,持续做大“菜花畜果”特色主导产业,新增改造设施农业1万亩,设施蔬菜产量达95万吨、花卉产量达2.7亿支。全年实施锦城花卉、福阳食用菌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22个,实现投资17.34亿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显著,新实施中国百合博览园、花卉标准化种植基地、研发中心、集配中心等项目12个。中国百合博览园成为国内唯一能够一年四季随时观赏百合鲜花、全年展示百合品种500个以上的主题博览园,中国百合测试中心成为国内面积最大、条件最好、优新品种最全的测试中心。凌源花卉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得到省政府充分肯定。全年新建数字化设施农业生产基地11个,农业数据一张图实现线上运行,数字农业新格局初步形成。获得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等殊荣。

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全力打好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筹集资金1.2亿元,改善人居环境。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11个。建成投入使用垃圾中转站10个、转运站3个,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达到80吨。新建无害化厕所542座,清理河道65公里,拆除违建170处,清理生产生活垃圾15万吨。投资1.6亿元,新改建水泥、沥青路面工程132.4公里,实施“一事一议”道路170公里,新建维修桥梁87座。成功争取到全省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县项目。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两个高于”目标,聚焦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实施蔬菜、花卉、光伏等产业项目30个,发放小额信贷1064.7万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域内外务工就业9211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严格落实“23551”模式,在朝阳市率先研发建设防返贫监测帮扶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预警、认定、帮扶、风险消除闭环管理,被省乡村振兴局确定为防返贫监测试点县。四官营子镇小窝铺村入选全国集体经济发展典型示范村名单。凌源成功获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三)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发扬优势、挖掘潜力中繁荣第三产业

第四届中国凌源百合节成功举办,与新华网、抖音、新浪、辽台等媒体深度合作,全网阅读量突破2.23亿次,百合节成功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节庆特色活动,凌源的知名度、影响力大幅提升。中国家具建材龙头企业居然之家成功入驻,优乐一方城(兴隆大家庭破产重整)、波若商贸综合体项目主体完工。度假酒店(健康驿站)、仙岛湾壹号等项目加快建设。大王杖子乡宫家烧锅村、河坎子乡东庄村分别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区域性旅游度假消费中心蓄势待发。朝阳致远物流港累计入驻企业40余家,煤链通总部经济进驻曹妃甸,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税收7500万元。京东智慧物流项目启动运行。新建改造电商服务站80余家,电商交易额达到7.9亿元,实现了线上销售、线下体验与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三大领域、五大业态”的现代物流体系初步构建。

(四)一年来,我们始终在促动创新、推进改革中激活发展动能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喜迁新址,在全省率先举办“双创”活动月,开展创业创新活动23项,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700多个。两家企业创业项目勇夺第五届“中国创翼”辽宁省选拔赛两个赛道一等奖,中草药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获得全国总决赛优秀奖,新增省级孵化基地1处,“双创”工作再创佳绩。全年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创历史新高。实施“揭榜挂帅”“带土移植”,开展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6项。推动企业与大学院所共建省级以上研发服务平台5家。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5项。成功获批“辽宁省级创新型县”。推进“凤来雁归”工程,吸引1260名高校毕业生回凌来凌就业创业。常态化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柔性引进人才150人。

营商环境续改善。按照“1+4”改革方案要求,积极推进“一网一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1+27+285”便民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99.93%,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小事不出村”,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满意度不断提升。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新增减、缓、退税2.96亿元,惠及市场主体5929户次。为各类市场主体发放贷款突破3亿元。全年完成“小升规”10户、“规升巨”1户。继续实施市场主体准入零门槛零收费,新增市场主体4961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48万户,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全面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乡镇街机构调整优化全面铺开。市直事业单位设置进一步优化。全力做实开发区“管委会+公司”改革后半篇文章,一大批新动能项目落地开工,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竞争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职能、权责界定更加合理。积极推进“标准地”改革,184亩土地完成出让。

(五)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完善功能、挖掘底蕴中提升城市品位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凌源市老城区有机更新规划》入选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践优秀案例。以碧桂园凌云府、蓝城璟樾府为代表的高品质地产项目加快建设。凌绥高速开工建设,凌源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施划停车泊位1035个,龙回首道口平改立、101线绕城段、碧云街北段、希望路西段建成通车,园林路西段开工建设,7条背街小巷改造升级,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建成“口袋公园”12个,凌源公园、凌河广场完成改造升级,城区栽植乔灌木、绿篱、花卉45万余株,市民休闲娱乐更加舒心。用灯光勾勒建筑轮廓,点亮七桥两岸,照“靓”城市夜晚,群众生活体验更加温馨。秀塔书院文创基地、瑞云城市书房、历史博物馆、罗布桑却丹故居重建等项目加快实施,城市文化氛围愈发浓厚。发布城市形象LOGO,城市辨识度进一步提升。

(六)一年来,我们始终在注重保护、严格治理中厚植生态优势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争取资金4817万元实施散煤集中连片治理,取缔小锅炉3043台,开展企业达标排放、建筑扬尘、餐饮行业油烟排放、露天烧烤、秸秆和垃圾焚烧等专项整治,PM2.5同比降低15.8%。青龙河河道综合治理项目进场施工,完成黄金带河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7处,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河长制、大禹杯两项工作受到省政府激励表扬。完成人工造林7.2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1家、省级绿色矿山4家。严格土壤污染防治,强化“两公一住”用地管理,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七)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兜牢底线、办好实事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面接管北控供热资产,投入资金4500万元,维修维护设备140余台次、管网555公里,全力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群众满意率位居朝阳前列。全年筹集资金35.7亿元用于重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以上。城乡低保标准总体提高4%,按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等各类救助及福利1.03亿元。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8%。基本养老保险覆盖36.8万人,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13.4亿元。全面推行医保事项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医保业务“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公”,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76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5%以下。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50户。投入1.4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89栋楼,农村危房改造436户,棚户区改造261户。30个小区已售商品房办证难问题得到化解。朝阳市重点输水工程正式实施。滨河社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健康养老项目相继落地。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光明小学、第三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等5所学校投入使用,基础教育设施日趋完善。华中师范大学协同创新中心驻我市博士工作站正式落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级实验区和“互联网+在地化乡村教育特色发展”国家级实验校全面启动。高考本科上线率达90%,229名学生被“双一流”院校录取,3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创历史新高。积极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影调戏《百合芬芳》《婆婆还乡》、评剧《烽火映山红》等一批高水品舞台艺术作品全省获奖。2022年,中国科学院在凌源发现白垩纪地层中最早的花蕾化石,命名为“凌源古蕾”。凌源非遗、河坎子自然风光等亮相央视新闻,《中国影像方志·辽宁凌源篇》在央视10套科教频道播出,凌源特色美食亮相辽宁卫视《妥妥的乡味》。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三”模式,建立健全电子病例信息和电子处方有效共享机制,实现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

(八)一年来,我们始终在坚守底线、防范风险中维护和谐稳定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动摇,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果断应对突发疫情,市防指科学研判、扁平化指挥,全社会凝聚同心抗疫强大合力,迅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刻汲取9·29安全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深入开展非煤矿山、危化品、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建筑施工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任务。全力推进信访维稳工作,专案专班推动矛盾排查、化解,越级访案次、人次实现双下降,国省交办的“三本台账”案件动态化解率位居朝阳前列。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治安案件、暴力犯罪案件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持续加大“两行”不良贷款清收挽损工作力度,累计完成清收7.2亿元。

(九)一年来,我们始终在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中加强自身建设

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廉政建设持续加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开展“大讨论”活动,切实提升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高度重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国务院大督查、省委巡视等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32件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2件政协提案建议全部办结,代表委员满意率100%。坚持发扬“拼、抢、争、实”精神,形成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工作落实体系,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宗旨意识、精神面貌、工作作风不断加强。

此外,审计、统计、供销、气象、双拥、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都得到了全面加强。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大事多、难事多、突发事件多,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凸显着市委总揽全局、科学决策的正确领导,蕴含着历届政府班子的励精图治、团结奋进的责任担当,凝聚着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同心同力的为民情怀,挥洒着全体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市各族人民,向关心支持凌源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及社会各界人士,向情系凌源、支持凌源的各驻凌单位、驻凌部队和武警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高质量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自身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相对缓慢;二是缺少产业牵动力强、税收贡献大的优质项目,企业产品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市场竞争力还不强;三是数字赋能作用未充分显现,还需进一步深耕、开拓;四是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加之政策性减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出现下降;五是个别干部履职能力、斗争精神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安排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2023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及省、市工作部署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安排,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强化数字赋能,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持续改善民生,坚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四个聚焦、四个争做”,为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凌源篇章起好步、开好局。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担当作为,全力续写振兴发展新篇章

立足新发展阶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凌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狠抓平台建设。突出经济开发区发展主引擎作用,着力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和集约发展的示范区,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示范县,力争进入全省开发区前10名。完善园区功能,确保“两纵两横”路网竣工通车,争取专项资金1.5亿元,建设氢能产业园道路、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落实土地要素保障,为园区重点项目保障2000亩以上建设用地。推进中庆、三星石墨烯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突出农业产业园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花卉特色产业集群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完成研发中心、集配中心、永生花加工、锦城花卉基地二期等项目建设。推进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大学院所深度合作,建设花卉领域专家工作站3个以上,力争设立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和活力。抢抓“两区”建设机遇,聚焦产业招商图谱、按图索骥,将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作为主要攻坚区域,主动走出去、请进来,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辽洽会”“农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国际国内经贸、招商活动,积极招引高新技术、智能制造、清洁能源等领域项目,做好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无人机、激光产业园等重点产业的“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年计划引进5000万元以上高质量项目100个以上,其中开发区确保引进70个,每个乡镇街至少引进2个。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在主动融入京津冀“双向融通”对接上下功夫,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加快推动通道、产业、平台、市场对接,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把区位优势转化为融入优势,真正变单向融入为双向融通,变承接“挤出”效应为共享“溢出”效应。

坚持项目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两区”建设等多个战略机遇,全力做好向上争取工作,力争全年向上争取资金同比增长15%。加强项目要素保障,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包装,争取工作主动。加快打造中国北方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谋划中大型无人机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项目。推进中金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岩装配式工业化生产基地、傲得电子产品、智慧交安和5G智慧合杆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0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全力抓好“菜花畜果”等特色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和产业安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新建现代农业生产基地20个以上,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000亩,花卉3000亩,实施老旧小区升级改造5000亩,新增畜牧养殖场40个规模。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对外品牌,全力办好第五届中国凌源百合节。推动禹泽食品晋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凌野、蒙源农业晋升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财盛食用菌种植及深加工、禾丰牧业1万头原种猪养殖及饲料加工、禹泽食品国家储备库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25家、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8家、省级龙头企业新增2家。落实“23551”防返贫监测模式,加大监测帮扶力度,确保应纳尽纳、应消尽消。健全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机制,压实管护责任,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效。

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守正创新、对外合作、转型升级同向发力,优结构提能效,持续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围绕“原字号”,实施深度开发项目22个以上。重点推进凌钢产能置换、中水回用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老字号”,实施改造升级项目8个以上。重点推进深圳闪鸟新能源物流车制造基地、斯年智驾重卡无人驾驶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新字号”,实施培育壮大项目15个以上。重点推进慈航无人机、阿拉丁无人机等项目达产,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

培育服务新业态。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县乡村商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辐射带动县域商业整体提升。推进优乐一方城、居然之家投入运营,推动仙岛湾壹号项目投入使用,明清册温泉酒店等项目开工。推进青龙河风景廊道建设。加快完善电商基地功能配套,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创“省级美食街区”1处。引导实体商业转型升级,依托抖音、快手、京东等电商直播平台开放赋能。推动八里堡果蔬批发市场、三十家子蔬菜批发市场等12家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快推进致远金融物流港、辽宁煤链通等重点项目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京东物流集散中心,打通“买全国、卖全国”物流通道。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止步,与时俱进,全力激发跨越赶超新动力

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纵深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依靠创新培育壮大新发展动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线上线下办事渠道深度融合,推进“跨省通办”。进一步规范审批管理,优化审批流程,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项目并联审批、联合勘验、无偿代办,努力打造“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12345”民生热线平台建设,打造群众信得过、企业靠得住的网上“信访局”。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杜绝监管盲区。继续深入推进“1+27+285”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好村级便民服务站服务基层群众的“桥头堡”作用。积极推进政银企对接,落实好减税降费、创业担保等支持政策,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壮大。全力以赴稳住市场主体,年内实现“小升规”10户、“规升巨”1户。

加快数字化进程。加快5G基站布局建设,新建5G基站100个以上。积极争取北方设施农业数字化改造和数字农业二期等专项债,加快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国家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县等项目建设。完善数字园区建设,培育创建省级工业园区互联网平台。完成辽宁沃凯德可曲面玻璃、红山汽配等15家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继续组织企业入驻二级节点综合平台,扩大应用范围。

壮大创新规模。真抓实干,勇于闯出创新发展之路,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坚持创新驱动,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产学研”科创体系,全面抓实提高“三率两化”,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发挥国家级孵化基地创业带动倍增效应,办好第二届“双创活动月”,大力营造创业创新环境,吸引更多本土大专院校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留住更多创新创业型科技实用人才。确保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创新型县。深入推进“盟榜带”,组建省、市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15家以上。实施省、市级“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6个以上。“带土移植”引进域外高科技项目团队和技术4个以上,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120人次以上。推动企业转化科技成果25项以上。新增雏鹰、瞪羚企业4家以上。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三)聚焦品质提升不松劲,建管并重,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以入选住建部老城更新提升案例为契机,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快提升城乡功能,切实改善城乡面貌,进一步做优发展空间,打造品位凌源。

加快城市更新。新建口袋公园9个,实施棚户区改造160户,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0栋楼,巩固完善小区业主自治式物业管理。推进燃气管道改造30公里,建成燃气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新建迎宾路、光明路等人行步道7处,打通园艺路、紫藤路、凌海街等6条断头路,改造背街小巷7条。改造雨污分流管道5公里。推动绥珠线凌源绕城段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凌绥高速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朝阳市重点输水工程净水厂和泵站建设。持续做好城区绿化,围绕老宽线、东环路、园林路、双桥街等实施绿化改造提升工程,栽植乔木2万株、灌木30万株。完成历史博物馆陈列布展、罗布桑却丹故居重建等项目建设,留住历史记忆、释放城市魅力。

提升管理精度。不断提升市容品位,深度清理市区小广告、小张贴、小喷涂。加强早市、夜市规范化管理。强化违法建筑拆除,做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占道经营行为。加强静态停车管理,施划停车泊位1500个。大力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推行城市机械化清扫,建立“机械扫、人工保”的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城市颜值。

优化人居环境。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长效机制。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7个,新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500户。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和处置体系,建设11座8吨垃圾中转站,分片区建设2座100吨垃圾中转站,推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产达效。

践行绿色发展。毫不动摇践行“两山”理论,严格落实生态保护责任,认真做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交办案件的整改工作,巩固整改成果,确保全市115个案件全部办结销号。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保卫战,按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强重点企业碳排放核查工作,稳步提升空气质量,确保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8%,协同污染管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向上争取3.4亿元项目资金,实施大凌河西支和青龙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项目,确保出境断面水质达标并持续向好。继续抓好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全年实施人工造林3.5万亩,继续强化“两公一住”用地管理,确保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四)关注民生福祉不停辍,多力齐发,全力推动人民生活水平新提升

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发展更有温度。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就业服务,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确保完成新增就业2600人。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好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特困供养、帮残助残等保障工作。启动革命老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改造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购置公租房50套,改造农村危房360户,提高低收入群体保障率。强化市场保供稳价,加强供热管理,确保群众温暖过冬。保障好因疫因灾遇困群众和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深入开展“双拥”活动,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和布局,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区域专科联盟和医联体,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大力推广抗疫经验,稳步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动“三甲”医院晋升,发挥好中医药优势作用,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完成全民健身中心PPP项目入库报批并启动续建工程,完成凌钢体育馆手续补办和移交划转工作,完成美术馆改建并开放运行,完善城市功能。全年新增旅游人数15万人,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10%。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滨河幼儿园、二高中教学楼改造、四初中综合教学楼投入使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提升幼儿园普及普惠率,开展评星定级活动。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级实验区取得实质进展。继续推进高中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改革,推进高中特色办学。抓好职教中心“双优”建设三年行动,持续深化合作办学,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持续深化“双减”工作,严格整治违规办学、校外补课行为。

(五)强化风险底线不松懈,严抓细管,全力开创和谐稳定新局面

全面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持续升级加力,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压紧压实安全生产各方责任,深入排查整治各领域安全隐患,坚守安全生产红线。做好疫情防控后半篇文章,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做好特殊人群疫苗接种和救治工作,确保有序渡过流行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提高处理新形势下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能力,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力化解信访存量案件,控制增量,巩固好来之不易的稳定成果,推动信访稳定形势持续好转。持续推进不良资产处置、两行贷款清收挽损和农信社改制工作,严厉打击违法金融活动,优化金融环境。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八五”普法工作。

(六)强化自身建设不懈怠,学思践悟,全力展现干事创业新作为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字撑腰,“干”字当头,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急先锋”,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信念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政治引领,忠诚干事不跑偏。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

坚持依法行政,规矩干事无隐患。继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树立法治思想,提高法治能力。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推进落实全过程。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全力办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公开透明、阳光运行。

坚持高效勤政,担当干事有拼劲。坚持勤奋理事、激情干事、努力成事,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目标导向,形成有部署、有推进、有反馈、有考评、有奖惩的闭环工作机制。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劲头,围绕高质量发展,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持廉洁从政,干净干事守底线。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准则,树牢底线意识,守好廉政红线。严肃财经纪律,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保持严肃工作作风,自觉接受制度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

各位代表!踔厉奋发启新程,破浪前行向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与全市人民一道,将激情植根在这片热土,把汗水挥洒在这片热土,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勇争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凌源篇章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四个一批:即确保高质量项目一季度大幅度开工一批、二季度大幅度达产一批、三季度大幅度引进一批、四季度大幅度提升一批。

2.三大领域:制造业物流领域、商贸物流领域、农产品物流领域。

3.五大业态:产业物流、多式联运、城乡共同配送、电商物流、供应链物流。

4.“三三”模式:实现“三到位”,做到“三保证”。“三到位”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到位、功能到位、服务到位;“三保证”即保证家庭医生多劳多得、保证签约群众满意、保证提高签约群众健康水平。

5.1+27+285:1个政务大厅,27个乡镇街便民服务大厅,28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

6.四个聚焦、四个争做:聚焦转型升级,争做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聚焦科技创新,争做县域高水平创新发展的开拓者;聚焦数字赋能,争做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破冰者;聚焦民生改善,争做城乡统筹发展的深耕者。

7.“两区”建设: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8.三率两化: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科技创新成果本地产业化率,科技型企业增长率;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9.两个高于: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确保重点帮扶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收入增速。

10.“23551”模式:“2”即实现“双零”目标,确保脱贫人口“零返贫”、非贫困人口“零致贫”;“3”即开展“三线”监测, 通过农户主动申报、网格员摸排、部门数据比对三条主线,发现和识别符合监测对象基本条件的农户,同时提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分类管理的建议;“5”即实行“五步”认定,通过农户申请授权、村级民主评议、乡级审核、县级审定和录入系统五步程序,认定监测对象,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进行分类,做到程序规范、对象精准、分类合理、应纳尽纳、公示公开;另一个“5”即划分“五类”管理帮扶, 根据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致贫返贫原因(或风险)是否消除等情况,将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划分为五个类别,包括脱贫不享受政策户、一般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过渡期内实行分类管理、差异化帮扶,并随条件变化动态调整;“1”即把好“一个”出口,对达到风险消除标准的监测对象严格把关,精准退出,完成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闭环管理。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凌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