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以打造面向京津冀地区的旅游休闲目的地为目标,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建设步伐,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朝阳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我们的目标是计划到2025年,全市国家4A级旅游景区达到11家,培育建设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3至5家,国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达到20家;创排大型剧目3部、地方戏曲小戏10部,打造1处影视基地;博物馆数量达到25家,打造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3个;推动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增长30%,接待京津冀地区游客人数增长30%,把朝阳初步建设成为京沈都市文化旅游带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休闲目的地。”市文旅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说,聚焦这一目标,我市已成立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将抓好三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15项具体工作。
围绕优势特色文化推动项目建设。充分利用朝阳稀缺性、独占性文化资源,实施六项文化优势转化工程。一是推动红山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建设红山文化旅游主体功能区。二是以南北塔、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佑顺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载体,打造古城区旅游消费集聚区。三是推进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白垩纪主题乐园旅游度假区。四是利用优势革命文物资源,建设国省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名片。五是规划实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朝阳段)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工程,擦亮长城文化名片。六是启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打造“国”字号地域文化生态名片,填补全省空白。
围绕“旅游+”发展文旅融合业态。发展“旅游+乡村”,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传统村落、特色民族村寨等农村资源和乡土文化,建设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核心内容的休闲农业、认养农业项目,打造农文旅新业态。发展“旅游+数字”,开发上线“一部手机游朝阳”小程序,三年内基本实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智慧全覆盖。发展“旅游+康养”,打造休闲度假产业,推动北票大黑山景区与山下温泉资源相结合,启动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喀左浴龙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凌源热水汤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发展“旅游+文物”,打造“博物馆城”,实现每个县(市)区至少新增1家非国有博物馆。发展“旅游+文体”,推动成立六市地方戏曲展演联盟,举办“六市联盟”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等体育赛事。
围绕宣传营销推动朝阳融入京津冀。整合力量联动宣传,以四季旅游为主题,在每个县(市)区打造2至3个旅游节庆品牌。优化产品开拓市场,打造“县市有点、以点带面、以面汇聚、全域整合”的旅游精品路线向外推介。创新营销引客入朝,组织重点景区向目标客源市场投放免费门票,吸引域外游客来朝旅游。专班推进招商选资,采取引投资企业、引运营团队的“双引”工作模式,将资本、景区管理和人才同步引入,保证景区建设的系统性、专业性、长久性,让来朝游客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游得开心、购得舒心,树立好客、文明的旅游城市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