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迅速贯彻落实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北票市围绕“五大振兴”,紧盯“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目标,全力推进农业强县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筑牢基础、提供支撑。
聚力产业振兴,抓住乡村振兴“牛鼻子”。坚持以工业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平台建设,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宏发熟食制品、超润肉鸭深加工等项目快速推进,白羽肉鸡产业集群已成规模。坚持数字赋农,山东圣道智慧农业示范园开工建设,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通过初审,设施农业数字化、机械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获评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积极筹备第三届全国设施蔬菜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现场会。坚持产业富农,抓实农业产业项目和新增保护地落实,持续扩大红干椒、金丝王枣、羊肚菌、花菇种(栽)植面积。
聚力人才振兴,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坚持内育外引,实施“聚才计划”。深化与李天来院士团队、省农科院和沈阳农业大学协作,发挥科技助农作用。挖掘用好“田秀才”“土专家”,精准对接农业发展需求。构建“1、4、N”乡村振兴学校、学堂、学点布局,切实把人才培育放在项目和产业链上,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聚力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深挖乡村文化资源,延续历史文脉,积极创建非遗特色小镇、民俗文化村,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目前,龙潭镇获评朝阳市非遗特色小镇,长皋村获评朝阳市民俗文化村,宝国老镇弥力营村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推广积分制、清单制,实现乡村“道德银行”全覆盖。
聚力生态振兴,绘好乡村振兴“新蓝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施省乡村建设行动试点县建设,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农村路水电网畅通工程,加强“双基”建设。创新“1188”模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推进矿山修复治理、造林绿化工作,全力做好省林业碳汇试点县工作,目前北票绿道、东官营河生态综合治理和黄杖子河治理工程基本竣工。
聚力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保障力”。坚持党建引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整治提升软弱涣散村,全力做好选拔储备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推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实施“五抓五促”模式,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