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召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主题系列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为确保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今年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努力在推动经济上增长实现新突破,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阜新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张晖先生,铁岭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袁振友先生,朝阳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治纲先生,葫芦岛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周佳楷先生。各位发言人将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下面,请曹治纲秘书长介绍情况。
朝阳市政府秘书长曹治纲: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吹响了大干三年、奋斗三年,以超常规举措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号角。朝阳市闻令而动,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朝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确定了“8个新突破”目标、6项基本原则、10项重点举措和60项具体任务,明确了未来三年朝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激发了朝阳干部群众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干劲,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为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作出朝阳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开局关系全局,起势决定胜势。夺取三年行动最终胜利,首战告捷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对标经济发展重回“十四五”正常轨道、增速持续高于全省赶超全国的目标,确定了今年经济发展必保实现的“八个突破”,即:一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80亿元;二是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三是5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突破1200个;四是动态谋划储备项目突破1200个;五是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六是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370亿元;七是向上争取资金突破360亿元;八是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2.2万户。我们将重点做好7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高质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第一,坚持“南北并重”抓招商。构建“政府主导、领导带头、企业参与、全民上阵”的大招商格局,深入开展自主招商、飞地招商、图谱招商,高质量组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招商活动,全年新引进招商项目200个以上。
第二,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围绕“双1200”目标,专班负责、压茬推动、滚动实施,年度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全力推进凌绥高速公路、内蒙古支线朝阳输水线路、什家子河综合治理、凌钢技改升级、华润雪花啤酒等重大项目建设。
第三,全面系统谋划项目。市财政拿出5000万元项目前期经费,对标国家政策取向、资金投向,超前谋划跟进一批利当前、谋长远、成熟度高、启动快的大项目好项目。
二、全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第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围绕8大产业集群和17条产业链,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特别是围绕各县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战略新兴成长型“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培育工程,全年引育落地延链、补链项目200个以上,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30户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以上。
第二,打造绿色优质农业全产业链。不断完善6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实施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80个。强力推进宏发熟食加工、韩伟蛋品、鲜农田园综合体、锦城花卉等重点项目建设。适时举办域外农展会,持续办好“凌源百合节”“建平杂粮节”主题活动。
第三,打造高效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引育建设500万元以上物流项目20以上个,推进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举办促销活动120场次以上,带动大宗消费和批零住餐、文娱体育等服务业持续发展。
三、全力推进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建设
第一,建设清洁能源供给地。立足朝阳“风光”资源富集优势,围绕打造“三大基地”、实现“四个领先示范”目标,我们规划布局了清洁能源“一县一特色”,大力推进储能、装备制造、氢能、绿电消纳、智慧能源应用等产业发展,全力推动华润1000兆瓦光伏、中能建300兆瓦空气压缩储能、晶澳光伏组件、金风科技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2023年底,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70%以上。
第二,建设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不断扩大杂粮、花卉、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6个集聚区全部跻身省级行列。推进现代农产品物流网络建设,全面打造辽冀蒙现代农产品物流枢纽区。2023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以上,优质农产品40%以上供应京津冀市场。
第三,建设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加强与京津冀等地政企合作,搭建区域文旅合作平台,打造由京津冀贯穿朝阳全域的精品旅游线路。实施文化优势资源产业转化重点工程,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2023年底,全市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和接待京津冀地区游客人数均同比增长15%以上。
四、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
第一,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鞍凌战略重组,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实施市属国企专业化整合。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强实体、做精主业,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混改。
第二,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海陆大通道”,构建高质量开放朝阳,新增外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以上。拓展浪马海外项目,支持飞马新建海外仓,争创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
第三,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培育城市建设。强化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引育一批研发在域外、生产在朝阳的中试基地。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培育雏鹰、瞪羚企业25家以上。
第四,着力强化数字赋能发展。完成100家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每个县(市)区建设2个以上数字产业项目,打造“朝阳数字信息产业园”。加快农业数字化应用,积极推进北票市国家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凌源市农业数字化体系建设。完成20家服务业限上单位数字化升级。
五、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第一,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新建高标准农田20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7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斤以上。新建设施农业2万亩,稳步扩大畜禽养殖和蔬菜、花卉、杂粮、食用菌、果品等种植规模,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主业突出的现代产业园和“一村一品”重点村。
第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和完善“四位一体”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大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增强脱贫地区及脱贫人口“造血功能”。继续落实就业、教育、医疗、低保等扶贫政策,夯实托底保障。实行扶贫项目资产清单化管理,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稳定发挥效益。
第三,努力建设和美乡村。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市财政拿出2000万元以奖代补,创建省级美丽宜居村40个以上。
六、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第一,提升便利化政务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实现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加快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应用,提高“一网通办”效能,拓展“一网统管”应用场景,强化“一网协同”能力,实现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水平新提升。
第二,打造法治化市场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政府。深入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严格规范各类执法行为,构建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让国企敢闯、民企敢干、外企敢投。
第三,强化全要素服务保障。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常态化银企对接、园区用电“省心办”等举措,确保“拿地即开工”。发挥“书记市长直通车”“项目管家”作用,健全政企沟通“零距离”机制。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保持市场主体旺盛增长势头。
七、全力推进平安朝阳建设
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抓好非煤矿山、尾矿库、化工园区、建筑工地、森林草原等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安全生产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树牢底线意识,切实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养老金支付风险和金融领域各类风险。继续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形成高压态势,为朝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社会氛围。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谢谢曹治纲秘书长。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下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朝阳市聚焦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推出“书记市长直通车”工作机制,受到市场主体的一致好评,请您介绍“书记市长直通车”的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做法?
朝阳市政府秘书长曹治纲:
为更好服务和推进全市重点产业园、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动作用,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019年9月,我市建立书记、市长与企业直通信息的快速反应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自“书记市长直通车”开通以来,共建立重点产业园档案48个,开展调研27次,沟通企业236家,协调部门395次,帮助浪马轮胎、朝阳飞马等企业协调解决土地批复、门牌备案、要素保障、环评手续、设计变更、融资贷款、项目推进等难题257件。几年来,1300多个域外产业项目落地开工。截至2022年底,全市市场主体达到29.8万户,总量列全省第四位,并以每年8%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
下一步,朝阳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围绕3个方面全力做好“书记市长直通车”各项工作。一是持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真正实现“有呼必应”“高效办结”。二是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进一步建立全链条、全天候、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企业新模式,把“书记市长直通车”打造成服务企业、服务市场主体的营商品牌。三是以书记市长直通车为契机,推动形成服务市场主体常态化机制,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和水平,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为朝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记者:
朝阳是国家规划的松辽清洁能源基地重要节点城市,境内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优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支持朝阳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基地”。请问朝阳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面有什么打算,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到“十四五”末达到什么规模?
朝阳市政府秘书长曹治纲: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双碳战略”实施的实际行动,是落实全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总体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朝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常务副市长牵头的工作专班,先后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朝阳市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朝阳市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行动方案》,锚定了打造“三个产业基地”、实现“四个领先示范”的目标任务,全力打造国家松辽清洁能源基地千万千瓦级大节点,计划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将达到11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备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50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在以下方面重点发力。一是抓规划引领。统筹做好全市能源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基地规划、电网规划、储能规划、氢能规划等编制工作,确保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建设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二是抓项目建设。全力推动华润1000兆瓦风电、龙王庙和燕山湖2个抽水蓄能电站、金风科技风电产业园、500千伏川州变二期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储能项目、制造业项目、输送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见效。三是抓向上争取。抓住国省支持朝阳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有利契机,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获得更多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四是抓绿电消纳。大力推动绿电消纳产业应用,努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能源体系。五是抓服务保障。切实解决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的堵点问题、瓶颈问题,推动全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张健: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发言人对相关情况的介绍,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本场发布会的关注和支持。本场发布会内容丰富,请大家积极做好新闻报道工作。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