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阳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全市总工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大干三年,奋斗三年,全面振兴新突破,强化思想引领,打造创新创造载体,以“技术促进振兴,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为动力,带领全市各级工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深化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实现朝阳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工会力量。
强化思想引领激发职工创新意识
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能否深入发展,工会干部的政治觉悟、创新观念和职工的创新意识十分关键。市总工会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职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制定印发了《关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组织引导广大职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把思想行动凝聚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2023年,将以“弘扬三种精神•争当创新先锋”为主题,组织开展全市职工征文、摄影、乒乓球赛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最美职工·最美职工团队”评选活动,选树最美职工、最美职工团队各10个,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鼓舞广大职工争当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号、职工书屋等工会宣传阵地建设和管理,强化与主流新闻媒体合作,通过多级联动筑牢思想阵地,激发全市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打造创新载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职工是创新的主力军。市总工会发挥密切联系企业和职工的天然优势,积极打造职工技术创新工作载体,有力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目前,各级工会共建设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175个、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1个,累计完成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先进操作法8945项,获得专利320项,提出合理化建议4.85万件,创造价值近8.6亿元,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已成为企业技术难题的“攻关站”和技术创新的“孵化器”。不断激发广大职工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深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五小活动,组织职工为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问题献计出力,已征集100余项职工创新成果,将于今年评选表彰朝阳市十大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现广大职工投身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场景和生动画面。
培育技能人才夯实企业创新基础
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一支懂技术会创新的职工队伍。市总工会推出一系列工作举措,积极助力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企业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大力实施职工技能培训工程,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依托14个职工培训基地、7个职工技能提升平台,职业(技工)院校和企业培训中心等阵地资源,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技能培训,全力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扎实推进“名师带徒”活动,推动电子、机械、化工、陶瓷等行业“师徒结对”活动,为产业发展储备后续人才。2023年,市总工会将围绕数字经济、新业态等重点领域,组织企业数字化、电商、电工等10个工种以上的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承办省铸造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评选出“朝阳市十大职工技术能手”,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搭建平台,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油赋能。
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创新长效机制
为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市总工会修订完善了《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提高各级工会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思想认识,组织各级工会紧密结合地区和企业实际,认真研究制订职工技术创新工作方案,推进职工技术创新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系统梳理了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市工会组织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推进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意见和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等文件,引导职工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努力为朝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强劲动力。建立完善工会职工技术创新工作考核激励机制,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工会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2023年,市总工会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制定了《朝阳工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出六大方面19项具体措施,进一步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在朝阳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中建功立业。发挥荣誉评选的导向作用,重点向科技型企业创新人才倾斜,让创新人才有荣誉、有地位,让创新成为一种常态,不断营造高质量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