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闲置资产“活”起来、上级资金“赚”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发展路子“宽”起来……喀左县水泉镇水泉村将“三变”(资源变资产、土地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有力抓手,聚焦“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利益联结”三个关键环节,积极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重点依托润泽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建设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润泽花海旅游度假区,四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0万元,为所有农民分红48万元,带动251户914口人增收。
摸清家底资源,让闲置资产“活”起来。围绕开展土地确权及清产核资,对到期的荒山、承包地、废弃大棚等资产进行全面回收置换,并登记造册。结合“美丽示范村”建设,在充分考虑村交通便利、土地廉价、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基础上,以村集体土地、大棚等资源入股,流转周边农户土地160亩,成立润泽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打造润泽花海旅游度假区,形成了以休闲观光、果蔬采摘、农事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基地和旅游景区。通过几年的发展,润泽花海景区已从原来的160亩发展到1000亩,润泽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全村集体资产承载平台,也是全村“三变”改革重要载体。
活用各项政策,让上级资金“赚”起来。按照“村有经济积累,户有增收产业”要求,依托润泽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采取闲散资金入股、财政资金入股、扶贫互助资金入股、产业资金入股、农机服务入股、技术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整合各类政策性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润泽花海景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及扩大景区规模,增加经营项目。目前,景区已由原来单一的观光采摘升级为集赏花观光、蔬菜认养、精品采摘、特色种植经营、餐饮休闲、光伏发电六大板块于一体的综合景区。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35万元。
构建利益共同体,让农民群众“富”起来。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前提下,通过合作社向农户流转土地1000亩,作为润泽花海景区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流转的土地量化为每亩800元的股金入股合作社,每年年底按股分红。景区日常雇用普通农户务工,现有常年务工者89人,年人均增收1.6万元;季节性雇工200余人,每人每天发放工资100元,年人均增收6000元。目前,合作社共吸纳普通农户193户802人,年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以上。通过合作社入股和雇工形式,农民获得了租金、挣得了薪金、分得了股金,使农民成为合作经营的直接参与者与受益者,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农民收入,让农民成为合作社的股东,真正“富”了起来。
依托合作社建学校,让发展路子“宽”起来。经多方争取,喀左县将乡村振兴学校建立在润泽产业园内,依托润泽花海产业项目,形成构建集示范带动、产教融合、理论研究、实践指导和人才培养等于一体的集中实训基地,为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及开展不同类别培训提供教学服务。如今,在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专家帮扶下,水泉村润泽产业园已打造成为集生产、观光、党建、餐饮、游乐于一体的农业田园综合体,也是省农科院成果展示重要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