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双塔区突出科技创新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的优势和作用,扎实开展好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助力区域创新能力水平持续提升,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围绕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双塔区以“高新技术企业要素培育”为抓手,采取“以补代奖”模式,撬动企业创新积极性,帮助企业完善要素条件,使之达成科技型企业标准。充分利用市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全区创业者和企业家咨询科技政策,参与技术交流、成果交易活动,通过成果开发,引进科技创新型人才。同时加强政府投入引导,鼓励企业完善创新硬件,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转型提质。
围绕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围绕全低碳技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链“卡脖子”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组织上下游企业共同建设产学研联盟5个,促进全区原有重点骨干企业技术更新,提高企业行业竞争力。广泛开展与大学沟通联络,建设联盟运营数据库、企业需求数据库、成果转化数据库,确保数据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减少大量重复数据,便于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提高工作效率,为全区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提供技术支撑。预计今年落地转化科技成果可达2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将突破1.4亿元。
围绕“带土移植”项目,拓展科技型企业培育渠道。依托双塔区电子产业园,充分利用东北大学科研实力,以朝阳双塔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为核心,开展研发、中试、产业化的链条式、管家型服务,打造面向京津冀的区域性科研成果中试转化基地,最终形成全区高科技产业群,打造新的科技增长点。
双塔区科技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双塔区将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集成创新,确保推进科技创新生态实现新突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全区一二三产业发展中注入创新元素、强化创新力量。预计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创新型初创企业超过5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家;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超过5家,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储备8个优质高效的创业项目,孵化70家初创企业,为双塔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