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新闻发布会
2023年朝阳市人民政府第十三次新闻发布会(调整重点产业集群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关于我市举办“就为你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 “双百日”专场招聘会有关情况的通报、朝阳市2023-2024年度供热准备工作 有关情况的通报)
发布日期:2023-09-07 14:02:55

 

朝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新闻稿

第13次

(2023年9月7日)

 

调整重点产业集群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市工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聂阳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产业集群和“三篇大文章”重点任务分工的通知》(辽政办〔2023〕12号)精神和《关于印发<关于统筹推动22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作建议>的通知》(辽智建办〔2023〕1号)精神,由市工信局牵头、有关部门协助,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原有8大产业集群,以及战略新兴成长型“一县一业”,对全市重点产业进行了再梳理,对标省22个重点产业集群,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按照优势明显、战略新兴和培育壮大三个方向,最终形成了“9个产业集群+4个其他产业”的工业产业发展新格局。现就我市重点产业集群调整情况发布如下:

一、原有工业产业格局

从2021年初开始规划,到2022年末,我市形成了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重点产业集群8个,其中:

——深度开发“原字号”产业集群3个。即:现代钢铁冶金、新材料和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包括现代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畜牧产品精深加工、种植产品精深加工和林果产品精深加工6条产业链。

——改造升级“老字号”产业集群2个。即:汽车无人机及零部件和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包括汽车及零部件、无人机及零部件、环保装备、智能装备、机械装备和纺织服装6条产业链。

——培育壮大“新字号”产业集群3个。即: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和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包括半导体新材料、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含医疗器械)等5条产业链。

二、“9+4”工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9+4”即“9个产业集群+4个其他产业”的工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其中:

——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5个。即:现代钢铁冶金、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汽车无人机及零部件和非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包括现代钢铁冶金、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畜牧产品精深加工、种植产品精深加工、林果产品精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无人机及零部件、非金属材料8条产业链。

——战略新兴产业集群4个。即:清洁能源、电子产业、数字产业和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包括清洁能源、半导体新材料、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环保装备、智能装备和机械装备7条产业链。

——培育壮大其他产业4个。即:电力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纺织服装产业。包括电力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纺织服装产业链。

三、推动新格局发展的措施

目前,我市建立了有关领导负责、主要业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的专班,有序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一)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市工信及其重点产业集群牵头部门,密切关注省里正在研究制定的有关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根据我市9个重点产业集群以及4个其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科学分析、认真研究制定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以此引领全市重点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健康有序发展。

(二)狠抓头部企业壮大。把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在鼓励引导支持现有头部企业的深度开发、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上,推进现有头部企业在稳产高产、技改扩能、转型升级(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做强做大等方面下真功夫,切实发挥头部企业强链壮群的引领作用。

(三)切实加强招商引资。紧盯现有5个优势明显、4个战略新兴的产业集群,咬住战略新兴成长型“一县一业”,围绕延链、补链、建链和强链,进一步加快推进现有项目的建设进度,再深入谋划储备一批延补建强项目,精准的“走出去”,真诚的“请进来”,不断引进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四)因群施策推进发展。按照“接长链条、做强做大”的总体要求,从做优优势产品、做大产业规模、尽快释放产能、产品精深加工等方向,因群而异、因链施策,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我市举办“就为你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

“双百日”专场招聘会有关情况的通报

 

市人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王志宏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人社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人社工作的新闻界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就业工作部署,按照《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留朝来朝”专项行动推动新时代朝阳振兴的实施方案》要求,市人社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2023年“振兴有你 就有未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双百日”专项行动。近期,市人社局将举办主题为“就为你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双百日”专场招聘会。现就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活动目的:为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为求职者和用工企业搭建平台,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助力实施朝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

二、活动主题:“就为你来”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

三、活动时间: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上午9时至12时。

四、活动地点:朝阳万达广场

五、主办单位:朝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单位:朝阳市就业和人才事务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各县(市)区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六、活动内容

活动期间,市、县两级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将组织朝阳市辖区内用工企业、大连市用工企业100多家进行现场招聘,提供教育、机械、工程师、会计、文秘、电子商务等求职岗位2100余个优质就业岗位。

此外,为丰富招聘形式,我们还将在抖音直播平台同步开展“直播带岗”,抖音账号为“朝阳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欢迎广大求职者踊跃参加现场招聘或线上直播,有招聘需求的用人企业请尽快与朝阳市人力资源市场联系参会事宜,联系电话:0421-2651659。

七、政策支持

本次招聘会上求职成功的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扩岗补助、社保补贴等政策。

一是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2023年新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1000元。该补贴受理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与一次性扩岗补助不能兼得。

二是一次性扩岗补助。企业2023年新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签订劳动合同并于2023年6月25日至12月31日缴纳1个月(含)以上失业、工伤和职工养老保险费,且审核时企业职工处于正常参保缴费状态的,可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补贴标准为每人1500元。该补贴受理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与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不能兼得。

三是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对新招用毕业年度或毕业5年内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企业,按其为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

四是青年就业见习补贴。就业见习对象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中职毕业生及16-24岁失业青年,见习期限为3—12个月。企业见习补贴标准按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人300元,指导管理费每人每月150元执行。距见习协议确定的见习期不足三分之一时,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实现稳定就业的,按协议确定的最长期限计算补贴,受理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面向2024届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开发院校类见习岗位,见习期限为3个月,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基本生活费1000元、指导管理费150元。

五是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补贴。面向毕业离校3年内未就业(不含曾就业)及2024届至2026届毕业学年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开展3至6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按参训学员身份、培训专业类别分级分档给予每人每月500元至2000元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只可参加1次。

谢谢大家!

                       


朝阳市2023-2024年度供热准备工作

有关情况的通报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董志广

尊敬的各位来宾,新闻界的媒体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通报一下倍受市民关注的供暖准备工作有关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住建局组织全市供热企业,落实责任,全面做好“冬病夏治”“夏季三修”等供暖准备工作,下决心打赢今冬明春供暖攻坚战,让热用户温暖过冬。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热源和供热企业15家,供热面积6415万平方。其中,各县(市)供热企业10家,供热面积2870万平方;市本级供热企业5家,供热面积3545万平方

二、供暖准备情况

(一)冬病夏治”“夏季三修工作。我市制定《城市供热行业管理、提升供热质量和服务水平实施方案》,督导供热企业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指导中心城区供热企业制定《办事不找关系指南》。督促供热企业按照计划改造供热老旧管网38公里,改造、维修换热站350个,改造、维修供热锅炉36台。预计9月底前完成全部“冬病夏治”改造任务。

(二)落实燃煤储备工作。2023-2024年度供热期,我市应储煤81.7万吨,涉及供热企业9家。目前,我市供热用煤已签订合同67.5万吨,签约率82.62%。已到场量30万吨。

(三)扎实开展访民问暖工作。印发《“访民问暖、温暖朝阳”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县(市)负责落实,各供热企业专门成立“访民问暖”工作组,对热用户进行全面排查,并重点结合供暖诉求,以具体问题为导向,通过优化换热站布局,改造老旧管网,调节热平衡等措施,解决热用户实际问题。

各供热企业通过进社区、入户走访、印发宣传单和发放温度计等方式,主动走进群众了解供暖诉求,有效缓解矛盾、解决实际问题。截至目前,各供热企业已发放宣传册(单)10多万份,利用网络和媒体制作、播放供热常识小视频10余个,注册公众号21个,走访小区50多个,处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200多个。

(四)实现供暖线上收费服务于民。我市中心城区3家供热企业均已实现线上缴费和银行柜台缴费。具体缴费方式如下:

朝阳市城区集中供热集团:热用户可关注“朝阳市城区集中供热集团”微信公众号,按照缴费流程在微网厅内进行缴费;微信、支付宝用户可在服务功能中的“生活缴费”缴纳;还可通过朝阳银行26个营业网点柜面、朝阳银行手机银行和“朝阳银行微银行”公众号缴纳取暖费。

朝阳城市供热有限公司:热用户可通过朝阳银行柜台、微信生活、支付宝生活进行线上缴费。

国电投朝阳供热分公司:热用户通过朝阳供热分公司微信公众号、农行二维码进行线上缴费,同步开通建行,农行银行柜台缴费。

同时,各供热公司也分别设立了共7个现场集中便民缴费大厅,方便热用户现金缴费。(其中,城市供热分司、国家电投朝阳供热公司各1个;供热集团5个:分别为中心厅、豪德厅、淮河厅、西梁厅、珠江厅。)

(五)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应急体制建设。按照《朝阳市供暖行业三年安全生产行动实施方案》,采取召开调度会议和加强现场督查等方式,督导全市供热企业紧紧把握安全生产和供暖质量两个重要环节,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杜绝发生安全事故和停供(断供)事故。督促供热企业完善应急预案,配备专业应急队伍和设备,加强演练,提升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应急处置效果,确保供暖安全。

同时,为广大市民提供供热服务和政策咨询,我市中心城区设立供热投诉电话:2800786、2810786。朝阳市城区集中供热集团有限公司供热服务电话:3456708,国电投朝阳供热分公司供热服务电话:3802150、3802170,朝阳城市供热有限公司供热服务电话:6686868。

    三、下步工作

我们将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面提升住建领域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保障能力。

(一)重点加强供暖企业监管。全面推行供暖企业服务公示制、承诺制,在主流媒体公示企业相关信息,加强社会监督。严格执行“通报批评、媒体曝光、应急接管、列入失信黑名单、取消经营资格”五项措施。全面加强对供热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和考核评估。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部门建立供热执法多部门联动机制,针对热用户偷水、盗热、安装循环泵、物业阻挠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和专项整治。

(二)持续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完善智慧供热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对供暖企业的运行监管,督导供热企业逐步推行供热智慧管控,实现科学数据分析、均衡供热。有效保障下一供热期投诉量、故障量双下降。

(三)强化运营管控调节热网平衡。督导供热企业采取智慧化管理,实时监控各换热站、各小区的供回水温度、流量等参数。通过智能调节,调控供热一级、二级管网温度达到平衡,提升供热质量。

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供热人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让朝阳的冬天更温暖!

在这里也衷心感谢新闻界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多年来一直对住建局以及对供热民生行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朝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