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文旅以高质量发展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前三季度,朝阳旅游接待人数1770.41万人次,同比增长134.1%;旅游总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120.8%。我们继续实施‘引客入朝’工程,力争到年末接待游客21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0亿元。全市已开工文旅项目30个,完成投资9.18亿元,暂列全省前三位。我们加快建设面向京津冀地区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全力推动朝阳文旅高质量发展。”日前,市文旅广电局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今年以来,我市除超额完成省文旅厅下达的全年文旅项目投资6亿元任务外,其余三项工作也都提前超额完成:安装农民健身工程26套,实际完成安装32套;特品级资源普查报送7家以上,实际完成报送14家;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2家,实际完成创建4家。同时,我市培育推荐4家旅游景区争创国家4A级景区;培育推荐北票市、建平县和喀左县创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喀左县成功获评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申报创建8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其中4家创建成功,全省排名第二;全市开展“凌河之夏”等文化惠民演出405场,创作生产影调戏《百合芬芳》等精品剧目3部,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 重点项目是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博物馆新馆建设、燕都新城体育公园建设、古城区修缮工程、凤凰山修缮工程、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保护展示、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行维护、喀左浴龙谷博物馆小镇等项目建设遍地开花,一个个文旅“新地标”不断涌现,一个个升级后的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截至目前,我市已向上争取到位文旅广体专项资金12019.52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34%,完成年度力争目标的117%。其中,争取文博、体育、非遗资金均列全省第一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朝阳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无穷动力,点亮了大美朝阳的“诗和远方”。年初以来,市县两级联动,错时举办北票天鹅节、凌源百合节、紫陶文化节、化石文化节等各类活动270多场,网络浏览量超过20亿次,尤其是全省龙舟比赛、“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大讲堂、首届马拉松等一系列国省级节庆赛事活动的举办,使得朝阳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大幅提升,吸引着各地游客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尤其带动京津冀游客数量激增。“十一”期间,我市接待京津冀的游客占比达到11.26%,同比增长294%。 在旅游休闲目的地建设、项目建设、向上争取、文旅融合实现新突破的同时,我市文体强市建设也取得重大突破。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工作被省文旅厅作为“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推荐到国家文旅部。在国家级单项大赛中,朝阳5名运动员勇夺5金1银2铜。在辽宁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朝阳代表团荣获金牌216枚、奖牌318枚,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均排名第六。即将在广西开幕的全国首届学生(青年)运动会,我市有11人前往参赛。市体校连续6次通过国家新一轮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估验收,是全省唯一的免检验收基地。 当前,我市正持续发力、加压奋进、争先进位,决战四季度,打好收官战。谋划准备好冬季冰雪活动以及元旦、春节期间文旅活动,力争为全市人民献上精彩的“文化大餐”;做好冬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冬季旅游线路,开展文旅宣传促销活动,全力做好冬季“引客入朝”;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开工项目建设,确保凤凰山修缮工程完工、体育公园开园、博物馆新馆开馆。 今天的朝阳,正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奋力绘就“诗和远方”的新画卷,谱写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朝阳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文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