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 打赢三年行动攻坚战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朝阳工信新篇章”为主题,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国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市“两会”精神,总结去年,部署今年。市委副书记、市长老颜武,副市长孙永东分别作出批示,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民同志作工作报告,通报表扬了2023年单项重点工作优秀单位和综合工作优秀个人,7个县(市)区工信局分别作表态发言。
老颜武在批示中指出:2023年,全市工信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部署要求,聚焦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在抓招商、上项目、育企业、建集群、稳投资、优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重大项目有力实施,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数字赋能成绩喜人,绿色制造发展迅猛,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
老颜武在批示中强调:2024年,做好工信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希望全市工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焦“六个着力建设”“八个攻坚突破”,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以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为目标,做大做强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培优培强新材料和现代冶金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朝阳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在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中勇立潮头、再立新功。
孙永东副市长从规上工业运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工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等多方面充分肯定了全市工信系统2023年工作,从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绿色低碳等方面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鼓励全市工业战线树牢工业情怀,拿出底气、骨气和血性,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信精神,咬住目标任务,跳起来摘桃子,扑下身抓落实。
会议指出,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工信厅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全市工业战线思想坚定统一,信心空前高涨,干劲充分释放,凝心聚力打好“工业翻身仗”,克服后疫情时代市场需求收缩、钢材价格持续低迷、“两钢”等重点企业停产检修轮修、采矿企业减停产较多、凌钢粗钢限产等诸多重大不利因素,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做到了“八个持续加强”:
一是持续加强助企服务,工业运行稳中有进。市工业经济稳增长专班半月调度推进,市局包联县区专班常态服务,首季“开门红”政策激励,县区工信局真抓实干,工业企业应产尽产,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速实现4.8%,增加值增速5.5%,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增速高0.5、0.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八。二是持续加强项目建设,工业投资不断扩大。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和工程化,围绕“三篇大文章”“一县一业”“工业三化”,着力建设新材料和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地、重要清洁能源供给地和高品质农产品供应地,全年实施工业项目593个,完成工业投资224亿元、占全市固投46%、增速14.2%,其中技改投资53亿元、增速40%。三是持续加强结构调整,集群程度日益优化。初步形成了“14个产业集群+18条产业链”的新格局。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面领导、四大机关有关领导牵头推进的工作机制。凌钢股份、凌钢集团和浪马轮胎3户企业跻身省64户重点头部企业。四是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发展质效明显提升。新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61户,专精特新16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26项产品入选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目录,48个项目列入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华锆成功通过国家“小巨人”复核,凌钢再获省长质量奖金奖,金达钛业获首批省级质量标杆企业。五是持续加强数字赋能,智改数转步伐加快。完成数字赋能升级企业101户,近45%的规上企业实现了“智改数转”。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16个、智能工厂4个,朝钢、中玻各有两个场景获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朝钢全流程一体化管控创新应用获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29户企业获国省荣誉10类39项,综合评价居全省第三。221户企业开展了省“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位居全省前列。六是持续加强绿色发展,向“绿”意识显著增强。航天长峰朝阳电源获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省级绿色制造单位13家,位列全省第三,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实现“零”的突破,总数达34家,跃居全省第五;朝钢、新都黄金获省级节水标杆企业;推进凌钢焦炉装备绿色升级改造等13个重点节能减排项目,促进工业能效、水效提升。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大会上介绍推广。七是持续加强常规工作,各项工作全面进步。向上争取资金10项12428万元,获批国省政策27项。净增规上企业40户。工信专班招商落地项目13个,投资70多亿。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国检受到好评。电力保供平稳有序。荣获制博会优秀组织奖,轻工业品牌创新升级推广活动受到省厅表扬,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省厅发来了感谢信。信息工作位居全市政府部门和单位第4名。办公室、党办(人事)、综合、督查督办等工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和进步。八是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引领作用充分彰显。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意识不断增强;“党建+工信重点工作”等党建活动扎实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有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干部廉洁意识不断增强;突出“五事干部”争创,班子和队伍建设切实强化、素质持续提升;坚持“四个满腔热情”理念,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工业企业比较满意;意识形态和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
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全市工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产业集聚地建设、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链条强大,突出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加快推进稳增长、扩投资、调结构、促转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双螺旋”发展,大抓企业、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具有朝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朝阳工业新篇章。
会议强调,2024年,全市工信系统要在“八个坚持上下功夫、求突破”:
一是坚持企业至上,在“稳定运行”上下功夫、求突破。要把企业运行作为重中之重,“八抓并举”稳运行:提早抓排产,密集抓生产,包保抓推进,动态抓挖潜,常态抓服务,政策抓兑现,定期抓调度,及时抓入统。
二是坚持项目为王,在“扩大投资”上下功夫、求突破。围绕“六个着力建设”,紧盯14个产业集群18条产业链,进一步优化朝阳县、喀左和双塔3个已有化工园区,争取北票、龙城2个化工园区,“走出去”抓招商,“请进来”抓落地,“勤调度”抓推进,“促投产”抓升规,全年实施600个以上工业项目。
三是坚持重点突出,在“产业基地”上下功夫、求突破。重点围绕“着力建设新材料和现代冶金产业集聚地”,稳步提升现代钢铁冶金产业,加快发展钒钛钼锆金等有色金属和膨润土及紫陶建材等非金属产业,同时牵头抓好消费品工业,助力重要的清洁能源供给地、高品质农产品供应地建设。
四是坚持培育壮大,在“强链壮群”上下功夫、求突破。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因群因链施策,做大头部企业,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动14个产业集群18条产业链建设。
五是坚持质效提升,在“促进三化”上下功夫、求突破。加快工业高端化,引导企业走“创新型—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发展之路。加快工业智能化,力争更多企业争创省级数字车间、智能工厂和国家级优秀场景,新增数字化转型企业100户。加快工业绿色化,争取更多国省绿色制造单位,引导工业固废“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六是坚持立足特色,在“一县一业”上下功夫、求突破。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依托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发展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成长型“一县一业”。
七是坚持规下同抓,在“壮大规模”上下功夫、求突破。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像抓规上工业那样抓规下工业,重点抓“小升规”、抓样本企业、抓数据采集。
八是坚持统筹兼顾,在“其他工作”上下功夫、求突破。加强以民爆行业为重点的安全监管。保障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及时做好政府拖欠企业账款清收工作。抓好三年行动产业结构调整牵头推进工作。加大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力度。统筹综合协调、督查督办、办公服务、党办人事、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依法行政等诸项工作,确保工信事业全面进步。
会议要求,新的一年,全市工信战线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上下联动,拿出超常举措、付出超常努力,拼抢争实,大干快干,确保高标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市工信局班子成员、调研员、各科室(单位)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工信局班子成员和受通报表扬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朝阳工信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