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赵国辉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我市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全市工业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面,就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和质效提升情况进行通报。
一、聚焦助企服务,工业运行稳中有进
市工业经济稳增长专班半月调度推进,市局包联县区专班常态服务,首季“开门红”政策激励,县区工信局真抓实干,工业企业应产尽产,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8%,增加值增速5.5%,比202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增速高0.5、0.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八。双塔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破百亿,工业产值总量过百亿县区达到了3个,分别是龙城、北票和双塔。
二、聚焦结构调整,集群程度日益优化
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原有8大产业集群,以及战略性新兴成长型“一县一业”,对全市重点产业进行了再梳理,对标省22个重点产业集群,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按照优势明显、战略性新兴和培育壮大三个方向,最终形成了“14个产业集群+18条产业链”的新格局。其中,优势明显产业集群5个,包括现代钢铁冶金、钒钛钼锆金、膨润土及紫陶建材、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6个,清洁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通航、机器人及无人机和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培育壮大产业集群3个,电力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及先进医疗装备产业集群,形成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面领导、四大机关有关领导牵头推进的工作机制。凌钢股份、凌钢集团和浪马轮胎3户企业跻身省64户重点头部企业。
三、聚焦科技创新,发展能级明显提升
推动企业高端化发展,积极开展政策宣贯,引导企业抢抓国省重大政策机遇,提升创新能力,走“创新型—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发展道路。全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61户,专精特新企业21户,华锆新材料成功通过国家“小巨人”复核,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9户;修订了《朝阳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完善技术创新平台体制机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入选省工业企业创新产品目录26项,列入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48个;凌钢再获省长质量奖金奖,金达钛业获首批省级质量标杆企业,是辽西唯一入选企业。
四、聚焦数字赋能,智改数转步伐加快
完成数字赋能升级企业101户,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16个、智能工厂4个,朝钢、中玻各有两个场景获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朝钢全流程一体化管控创新应用获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29户企业获国省荣誉10类39项,综合评价居全省第三、二档城市第一。221户企业开展了省“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共有257户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赋能升级,近45%的规上企业实现了“智改数转”,以“两钢”、“两金”、浪马、宏发等为代表,全市数字化转型企业已实现用人成本、用工成本10%以上的“双下降”。
五、聚焦绿色发展,向“绿”意识显著增强
组织专家“把脉问诊”,全力推进绿色创建,航天长峰朝阳电源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市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4家;新增省级绿色制造单位13家,位列全省第三,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实现“零”的突破,总数达34家,跃居全省第五;朝钢、新都黄金获省级节水标杆企业;推进凌钢焦炉装备绿色升级改造等13个重点节能减排项目,促进工业能效、水效提升。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高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为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经验在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大会上作经验推广。
通报完毕,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环节
朝阳日报记者:在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市工信局副局长赵国辉:我市将坚持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动14个产业集群18条产业链建设。
一要因群因链施策,对现代钢铁冶金、钒钛钼锆金、膨润土及紫陶建材、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5个优势明显产业集群加快做强做大,对清洁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机器人及无人机、通航和数字经济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壮大,对电力装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和先进医疗装备3个产业集群加快形成规模;
二要做大头部企业。支持“两钢”“两金”“两车”和宏发等现有集群产业链头部企业做强做大,推进在稳产高产、技改扩能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六大行业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切实加大力度,帮助尚无头部企业的集群产业链,引育头部企业,切实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发展、强链壮群作用;
三要形成工作合力。坚持以市级工作专班为抓手,研究集群现状,明确发展方向,围绕“走下去调研、请上来座谈、走出去考察、走出去招商、走上去争取”等,建立集群推进工作调度通报机制,促进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