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凌源市深入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组建产业联合党委、划分党群共富责任区、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三方面着手,推动全市20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
搭建“红色朋友圈”,以产业联合提升党群共富凝聚力。凌源市坚持把强化组织优势转化为党群共富强动能,研究制定了《关于成立产业联合党委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依托本地设施农业发展优势,推行“一特色产业一党建联盟”,成功组建宋杖子镇、刀尔登镇等5个产业联合党委,重点发展椒类、花卉、食用菌、樱桃、黄瓜等符合本地产业规划、具有长期前景、对村民带动力强的产业,覆盖7个乡镇街、20个行政村、3家龙头企业、14个合作社、10个育苗基地、3个蔬菜批发市场,形成了组织抱团发展、产业集约集聚、党群共同富裕的新格局。
划分“红色责任区”,以骨干带富提升党群共富驱动力。凌源市以党员致富骨干为主体,在设施农业基地、育苗基地、合作社等处建立党群共富责任区595个,成立志愿服务队182支,采取组织引领、党员帮带、产业集聚的方式,开展“讲创业故事、讲实用技能、分享致富经验”活动312次,培育高素质农民500人、农民职业经理人50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民技术员424人次,纳入致富骨干共计2036人,帮扶农户9367户,开展种植养殖技术指导1200余次,带动村民增收累计达454.5万元,逐步形成了村干部协同发力、党员示范带动、农民广泛参与的发展态势。
组建“红色合作社”,以村社合一提升党群共富发展力。凌源市以“合作社里党旗红”党建品牌为依托,大力推广“村社合一”发展模式,鼓励村党组织直接领办创办合作社或入股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大户(企业、市场)、农户”等合作模式,以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让村的管理职能与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实现“村社合一”、统一运作,带动形成了范杖子村农峰甜椒、铁匠炉村农机、柏杖子村食用菌等合作社。全市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147家,规范运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606家,入社农户达3.5万户,带动普通农户9.5万户;推广新品种200多个,新技术、新工艺100多项,带动了全市近12万农民增收致富,形成凌源蔬菜、凌源花卉等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