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会议精神,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上,市委提出了“着力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地”建设任务并将其放在“六个着力建设”之首。到2025年,我市将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线上平台与线下对接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成2-3个公共研究开发平台(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15个专业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实施科技攻关项目235项,落地转化科技成果超过880项,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速超过10%;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40家、雏鹰瞪羚企业总数突破130家;累计柔性引进高端创新人才6000人次。
要着力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评价导向,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和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要着力完善科技创新成果供需体系。建设创新成果供给和需求线上发布平台,定期征集、发布省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企业创新需求。推进创新成果线下对接,促进校企双方“面对面”交流,邀请专家团队为园区产业、企业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要着力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成果转化活动,引导企业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精准化对接。
要着力构建创新成果全周期孵化体系。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合作共建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孵化载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
要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服务能力。聚焦重点产业和细分领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提供科技成果评估、技术可行性分析、成果二次开发、样机生产、性能测试、场景应用等中试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要着力引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积极争取省级科技特派团,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产品研发、人员培训、破解技术难题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科技专员服务企业“千人进万企”活动,引导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服务我市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在朝转化。
要着力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等成长性好、研发能力强、市场活跃度高的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夯实成果转化基础,提升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先进适用成果承载能力。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果突出的企业给予科技创新经费后补助与再贷款贴息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