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百姓关注
我市全面保护修缮朝阳老城区
发布日期:2024-05-22

  为加快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程,今年我市对标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锚定创建目标进度,加快实施慕容街修缮等项目,全面做好文物保护修复、历史建筑修缮、周边环境整治、标识体系完善等工作,全方位彰显老城区历史文化记忆,提升朝阳特色文化魅力。

  朝阳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朝阳老城区是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双塔区中心区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前燕时期,核心保护区为北至长江路,南到南塔南侧巷路,西至慕容街,东至北大街、南大街和关帝庙东侧巷路的地区,面积为28.89公顷。

  据史料记载,朝阳古称龙城,始建于公元341年,是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也是古代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龙城分为内外两城,其中龙城宫城(和龙宫)位于城区的北部,与外城共用北门,宫城南门与北门南北相对。城北有园林龙腾苑。北燕被北魏所灭后,龙城毁于战火。北魏、隋唐时期的营州古城依然沿用了三燕的布局,宫城改为了内城。辽代起内城废弃,南北轴线改为贯穿整个城区的南北大街。清代沿用了辽代的南北大街,并在原有龙城城市轴线上建设了佑顺寺。该区域内集中了从东晋十六国以来的各时代文物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即朝阳北塔、朝阳南塔、龙城宫城南门遗址、佑顺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朝阳关帝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即城隍庙、宝公馆。街区内有历史建筑51座,国有博物馆2家,即北塔博物馆、佛教文化博物馆;私人博物馆1座,即德辅博物馆。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传承和保护朝阳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底蕴与特色的具体行动,对于提升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要求双塔区和相关部门,立足朝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精准把握申报标准,严格对标评定规则,细化明确节点任务,加快推进保护规划编制、重点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特别要统筹抓好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切实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维护、高水平管理,为高质量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赋能助力。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朝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