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对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朝阳老龄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龄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老龄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下面,我代表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向大家介绍我市老龄事业的发展情况。
第一方面,我市人口老龄化概况
截至2023年末,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6.8%;全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7.1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7%。全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8.8%。
第二方面,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工作情况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面工作取得新突破。截至2023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80.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5万人;医保制度运行总体平稳。截至2023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264.5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以下简称职工医保) 参保人数56.8万人, 比上年增加2.2万人,增长4%;异地就医取得阶段性成效。2023年,全市普通门诊、急诊、慢性特大病及住院异地就医52.9万人次;
社会救助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底,全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6万户、9.2万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万户、1.4万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6万户、7.8万人;全市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584人;全市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5904人。
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09个,床位1.2万张;社区日间照料室和老年人活动设施覆盖率100%;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截至2023年末,全市养老机构从业人员1300人,其中养老护理员980人;全市发放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4164人、年度发放资金520万元;发放9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6831人、年度发放资金1600万元,发放经济困难的高龄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和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养老护理补贴3931人,年度发放资金25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和“养老服务监管效能提升年”等活动。
老年健康政策进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不断加强。老年健康促进项目稳步实施。医养结合扎实推进,制定出台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质增量。积极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目前,已经有6个城乡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专项培训;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6条,上线推广使用低地板及低入口公交车262辆。
老年教育稳步推进。设立朝阳老年开放大学,积极发挥其市级社区(老年)教育指导中心作用,指导全市社区老年教育建设,基本建成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开设声乐、书法、绘画、舞蹈等近20个专业,能够基本满足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
老年人文体活动加快发展。全市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全部对老年人实现免费开放,设置了触屏读报系统、读书墙等特殊人群专用设备。积极组织开展广场舞、合唱、小品戏剧、曲艺、声乐器乐展演等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围绕全民健身日、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开展了“万人徒步”、“全民健身”、“重阳登高”等系列主题大型活动。
严厉打击养老领域犯罪行为。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涉养老诈骗案件12件,追回资金82.5万元。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涉老诈骗犯罪案件2件2人。
加强老年普法宣传。针对老年人特殊群体,积极探索普法教育的新思路、新做法,推动各地在重阳节等时间节点,采取发放宣传手册、布置宣传栏、举办法治大讲堂、集中入户宣讲、设立网上警务室等多种形式,向老年群体宣传法律法规知识,解答老年人的法律问题,不断增强老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优化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全年法律援助机构依托各级老龄办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6个,受理老年人咨询815次,办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286件;全市公证机构为老年人办理减免收费的公证96件,其中为老年人办理免费遗嘱公证30件。
加强老年人用品质量监管。印发《2023年朝阳市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点》,《朝阳市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录(2023年版)》。对22家商场、超市、老年用品专柜的老年服装、轮椅、拐杖、老花镜等老年用品进行重点检查。
以上是我市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谢谢大家的聆听,最后,真诚地希望媒体朋友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关爱和支持老龄事业的发展,共同为老年人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