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平县坚持把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发展的突破口,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完善产业链,使设施农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平台,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太平庄镇五间房村樱桃采摘园,一行行整齐的樱桃树枝繁叶茂,一簇簇大樱桃挂满枝头,晶莹剔透的大樱桃宛如一颗颗红宝石,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喜人。种植户靳洪艳介绍,这棚樱桃从今年正月十五开始陆续成熟,所种植的“大连美早”品种口感脆甜、果汁多,相较其他品种好管理、效益高,除了在当地销售一部分外,其余皆销往大连、北京等省内外大城市。
随着政策引导、技术指导、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地,建平县设施农业的现代化、科学化、产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水平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返乡青年投身设施农业发展,让设施农业真正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百姓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为了更好地巩固设施农业发展成果,建平县始终把设施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依托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条件、产品市场需求,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既丰富了“菜篮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根据气温南高北低的气候特点,建平县确定了南部乡镇发展暖棚,北部乡镇发展冷棚和裸地蔬菜的战略举措,重点打造“老宽线”公路沿线农业产业特色经济带和高效果蔬产业区,发挥榆树林子镇下窑沟村和中官村、沙海镇五营子村、小塘镇新城村、昌隆镇章京营子村等设施农业核心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村组大力拓展,把现有小区进一步做大做强;组织有意向的群众到设施农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进行现场观摩,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调动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县蔬菜集散地榆树林子镇下窑沟村建设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行集中交易,提高设施农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步构建完善的产销体系。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冷棚建设,在马场、建平、昌隆、八家等地引导农户向冷棚生产转型,充分发挥冷棚生产优势,提高蔬菜水果产量、品质,提早或延晚作物成熟时间,形成产品错峰上市,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截至目前,建平县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4.5万亩,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年产优质设施果蔬15.96万吨,产值达5.92亿元,形成了以蔬菜种植为主,草莓、甜瓜、葡萄等瓜果种植为辅的设施农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