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新闻发布会
“实干笃行勇担当 决战之年夺全胜”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发布日期:2025-03-26 15:34:30

朝阳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庄维多


2025年,是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胜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科技局将围绕着力建设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地重点任务,全面抓好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引育和打造优良创新生态等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新突破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举措为“十五五”科技创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打造创新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联合产业链中的相关企业和大学院所,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创新联盟。继续大力开展“中科院走进朝阳”“院士专家朝阳行”等“大学院所进园区进企业”活动,精准对接企业创新需求和高校院所成果清单,提高成果转化的落地率和成功率。2025年,计划新增实质性产学研联盟35家以上;落地转化科技成果170项以上;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4.7亿元以上。

二是推进实施梯度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度培育机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深入调研,广泛培育,提升科技政策的知晓度,通过科技型企业招引、苗企培育、转型升级等方式,推动企业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2025年,计划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1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5家以上,培育雏鹰瞪羚企业35家以上。

三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搭建企业创新载体。以规上工业企业和创新能力较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引进大学院所技术、成果,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解决企业创新发展中的个性化技术难题,深度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提升中试基地社会化服务水平,全力搭建创新资源吸附载体,为产业链人才链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对已经批准成立的省级创新平台要加强创新研发活动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发挥创新功能。2025年,计划新增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4家以上。

四是落实好“朝阳英才计划”,柔性引育人才团队。以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为依托,紧盯国家、省重点支持的产业和细分领域,引导和支持我市重点骨干企业,通过厅市会商机制、“揭榜挂帅”、“带土移植”等方式,争取省厅科技专项支持,引进大学院所科技型项目及专家团队,共同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做好科技特派团、企业科技特派员对接入驻工作,为特派服务提供有效的工作保障。2025年,计划实施“揭榜挂帅”“带土移植”项目60项以上;争取省级科技特派团数量18个以上,柔性引进创新人才1000人次以上。

五是营造创新氛围,全面打造优良创新生态。用好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各项政策。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税收优惠、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等税收政策“直达快享”。加大业务与政策培训力度。抓好业务知识和政策培训,把政策和业务知识交给广大企业家和企业科技工作者,主动为科技型企业排忧解难,切实把科技创新的部署和支持政策落到实处。扎实开展“人才科技周”、科技活动周以及科普宣传日活动,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和创新典型的宣传报道力度,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大力弘扬具有时代特征、朝阳特色的创新文化,倡导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新闻发布会问答

朝阳日报记者: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想请问我市在科技型企业培育方面有哪些重点支持政策。

高新技术发展与成果转化科科长 刘影: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科技型企业予以支持。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对初次认定及复审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奖励。二是推进企业同大学院所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组建科技创新平台,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建立企业创新需求与高校院所成果清单,推进企业同大学院所开展精准对接,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落地,引进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三是加强科技服务,成立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工作专班,加强对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落实,推动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税收优惠和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让更多企业享受惠企政策,积极帮助企业梳理包装重大科技项目,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来源:朝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