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古生物化石文化概述
发布日期:2024-05-16
茫茫地球,第一朵花开自何处?朗朗乾坤,第一只鸟飞自何方?20世纪90年代,辽宁朝阳,石破天惊,地球上第一只鸟和第一朵花化石相继在这里出现,震惊了世界。
辽宁古果 --地球上第一朵花
中华龙鸟 --地球上第一只鸟
朝阳因发现鸟化石而闻名世界,世界因朝阳发现鸟化石而精彩。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称朝阳是世界级的古生物化石宝库。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奥斯特罗姆说,“世界上没有其它任何地方在如此关键的时间,保存如此完好的、如此多的化石群落!”化石的发现使朝阳一举成名,为世界所瞩目。
最早发现朝阳大地古老的生物和生命演化信息的人是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1923年,他在撰写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时,将当时热河省凌源县附近含化石的地层定名为“热河系”,在这部书里第一次提出了“热河生物群”这一名词,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
狼鳍鱼化石
狼鳍鱼复原图
今天朝阳化石的重大发现,则始于朝阳的一位普通农民。1973年3月朝阳县胜利乡阎志有发现第一块鹦鹉嘴龙化石,这是辽西发现的第一件恐龙化石,也是朝阳大地大规模发现和研究化石的开始。到目前为止,朝阳境内发现的一亿五千万年前至一亿二千万年前的各种鸟类化石及其它动植物化石包括鱼类、龟鳖类、爬行类、叶肢介类、介形虫类、昆虫类、真蕨类、苏铁类、楔叶类、银杏类、松柏类、被子植物类等古生物化石,共11门、36纲、65目、171科、343属、628种。2009年在朝阳喀左地区发现的最大的食肉性恐龙暴龙,又一次改写了历史。所有发现的这些化石种类,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几乎囊括了中生代向新生代过渡的所有生物门类,创下了时代最久、数量最多、种类最全、层位最多、科研价值最高的五个世界之最,被科学界誉为“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这些化石的发现被世界古生物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这充分说明这里是龙的世界,鸟的天堂,昆虫的乐园,花的故乡。
1996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孙革研究员在朝阳获得一件植物化石,被命名为“辽宁古果”。科学研究表明,“辽宁古果”是一种早期的被子植物,比以往发现的早期被子植物还要早1500万年至2000万年,对于研究早期被子植物具有重要价值。尤为珍贵的是化石显示了胚珠为心皮包藏这一典型特征,无可争辩地被国际古生物学家认定为迄今首次发现的有确切证据的世界最早的花。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类史前动物。1996年9月,中国地质博物馆馆长季强在辽西朝阳发现了一块奇妙的小型“恐龙”化石,“恐龙”长有很短的原始羽毛,具有似恐龙又似鸟类的特点,并认为是介于恐龙与鸟类之间的过渡型动物,季强将其命名为原始中华龙鸟,被称为“第一只鸟”。中华龙鸟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从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新证据,有力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中华龙鸟因此闻名于世。
鸟的起源是科学界悬而未决的重大难题之一,早在100多年前,古生物学家就曾在德国发现了始祖鸟,为了进一步揭示鸟类起源的秘密,科学家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总共才发现了10块保存程度不等的始祖鸟化石,它们成了人类描述鸟类起源故事的全部依据。鸟类是不是从恐龙演化而来的?鸟类是怎样进化和发展的?在朝阳发现的化石都给予很好诠释。20世纪90年代,在朝阳发现了大量的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各种早期鸟类化。到目前为止朝阳已出土各种鸟化石数千枚,创造了六个世界之最,即年代最早、鸟化石最多、属种最多、密度最大、含鸟化石层最多、未知领域最广,其中被命名为孔子鸟的鸟化石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朝阳发现的早期鸟类化石填补了鸟类早期演化的无数空白,为研究早期鸟类和其他生物的生理习性和恢复古环境提供了罕见的证据,打破了100多年来德国始祖鸟在鸟类起源研究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被称为“中生代原始鸟类研究的灯塔”。
据古生物专家介绍,古生物化石是指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化石的形成远在一亿五千万年——一亿两千万年前,中生代晚侏罗纪——早白垩纪时期的朝阳,到处山清水秀,湖流遍地,草木葱茏,万物繁盛。但由于一次次的火山喷发导致大量的生物集群消亡,并且很多落入水中迅速被火山灰掩埋沉积,形成了化石。朝阳地区“热河生物群”化石的发现,不仅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化石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旅游和科学价值,对于寻找石油和煤炭资源、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研究生物起源、进化和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大意义。
朝阳古生物化石的发现,震惊了世界,引起了古生物学界和世界各大媒体的的广泛关注。朝阳化石也因此成为提高朝阳在域外、境外知名度的一张靓丽名片。美国《科学》杂志、英国的《自然》杂志、《纽约时报》、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等竞相报道。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英国BBC广播公司等纷纷来朝采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国家地理》杂志创刊110周年庆祝大会上,手持封面印有尾羽鸟原图的最新一期《国家地理》杂志,称赞中华龙鸟、原始祖鸟和尾羽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2001年6月,第五届世界古鸟类大会在京召开,把朝阳作为野外考察基地。我市一跃成为世界上鸟类起源研究的最热点的地区。世界各国学者争相来华参观和要求合作研究。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朝阳“辽宁古果”和“中华龙鸟”化石作为辽宁馆的镇馆之宝,吸引世人关注。1996年以来,已有美、英、德、澳等50个国家古生物学者来朝阳参观、考察。朝阳已成为全球古鸟类、古生物研究的中心,也成为众多科学家、学者以及化石爱好者、收藏者神归梦萦的地方。
木化石林
朝阳古生物化石自发现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依托化石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从打造朝阳城市形象品牌的高度来审视和把握,加大了古生物化石管理、保护和开发力度。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办法和条例。1998年10月,国家批准以朝阳市北票四合屯为中心,建立了面积为46.3平方公里的鸟化石群自然保护区。2002年我市建立了1万多平方公里的古生物化石市级保护区。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化石资源,向世界展示大自然的奥秘,2007年建立了辽宁朝阳(北票四合屯)鸟化石地质博物馆,作为科普基地。2004年成立了以龙城区上河首为中心景区,以北票四合屯、凌源大杖子、凤凰山地质地貌为分景区,总面积2300平方公里的辽宁朝阳鸟化石地质公园,2007年9月29日,公园中心园区正式对游人开放。随着朝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纲要的逐步落实,朝阳将建成综合性世界级地质公园和白垩纪公园。近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朝阳作为世界古生物化石的宝库对这一领域的贡献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世界所瞩目。
朝阳牛河梁红山文化概述
发布日期:2024-05-16
红山文化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而命名,距今6500—5000年。其分布范围东越医巫闾山到辽宁北部边界,西越燕山山脉,进入华北平原北部,直达河北张家口市桑干河上游,北越西拉木伦河向内蒙古草原深入,南到大凌河流域,延伸至渤海沿岸。红山文化中心区分布在朝阳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之间,牛河梁遗址即位于此间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牛河梁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明,是红山文化的晚期,也是红山文化的高峰期,距今5500—5000年。其核心是发掘出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大量玉质礼器和陶器,证明五千年前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指出:“红山文化坛、庙、冢三种遗址的发现,代表了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一、牛河梁红山文化的考古发现
红山文化的发现始于二十世纪初。1906年日本考古学者鸟居龙藏来到内蒙古赤峰市,搜寻了后来证明属红山文化时期的标本。1930年中国学者梁思永确定了考察范围,为寻找红山文化奠定了基础。1935年日本考古专家滨田耕作在赤峰市集中发掘了两处史前文化遗址,之后在日本出版了《赤峰红山后》一书。1955年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尹达在其著作《中国新石器时代》之《赤峰红山后新石器时代遗址》一章中,提出“红山后新石器时代遗址,我们可以名之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的论断,从此,红山文化得到正式命名。
红山女神头像
红山女神复原图
红山文化得名于赤峰,扬名于朝阳。红山文化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是在牛河梁遗址被发现之后。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范围58.95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8平方公里。目前有编号的遗址点共51处,已发掘的有2、3、5和16号遗址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此先后发现了积石冢群、大型祭坛和女神庙,从此揭开了红山文化神秘、神奇的面纱。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坛、庙、冢三位一体,举世无双,震惊世界。其中红山女神头像,在地下埋藏了5000多年之后,露出其端庄高贵的容颜,世界为之倾倒。整个遗址被评为二十世纪全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世界百项考古发现榜上有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发掘成果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二、牛河梁红山文化的主要内容
从牛河梁遗址发现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和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和玉器看,牛河梁红山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祭祀文化。祭祀文化源于牛河梁。牛河梁祭坛是中国第一座祭坛,北京天坛与此有一脉相承的理念。祭坛为三重圆式,里高外低,第一重圆直径22米,第二重圆直径15.6米,第三重圆直径11米。牛河梁女神庙是中国最早的神殿,因出土红山女神头像而驰名。女神庙在牛河梁主梁顶部,是整个遗址群的中心位置。遗址呈“亞”字型,总范围南北长22米,东西宽2—9米,面积75平方米。祭坛和女神庙是当时先民们进行大型祭祀活动的场所,也是祭祀文化的象征。
二是宗教文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所提供的历史宗教文化信息,充分说明以“巫”为代表的原始宗教己经形成。三重圆式大型祭坛,表明先民丧葬活动时,有大型祭祖活动,祈祷已逝的先人肉体入地,灵魂升天。上无盖、下无底的陶筒形器,寄托了先民们“绝地通天”的宗教理念。中心大墓的石竖井,寓意是祈祷墓主人灵魂升天,永远不灭,并保佑子民平安。女神庙及女神头像,反映出当时己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墓葬唯玉为葬及规格化,表明“巫以玉事神”,反映了当时巫觋盛行、政教合一的社会现实。
三是墓葬文化。红山先民用石块堆积成冢进行下葬,积石冢外墙的砌筑形式为错缝法,至今还在沿用。牛河梁积石冢是中国最早的王陵。其特点是全部置于山岗顶部,积石冢群内部都设有中心大墓、大墓、中小型墓、附属墓等,且墓的位置亦有区别。牛河梁先民唯玉为葬,随葬玉器也是中心大墓、大墓数量多、种类多、档次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差别。牛河梁第十三地点南北东西各约100米,总面积近10000平方米。其中央为夯土筑成的土丘,外包砌石,积石为圆形,并逐层起台阶,规模与形状,都与埃及金字塔相似,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四是玉文化。玉器是红山文化一道靓丽光环。牛河梁是中国最早的玉文化中心。牛河梁玉器质朴、精美,堪称国宝,今人无法仿制。目前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器183件,有玉佩、玉人、玉璧、玉箍等,其中制作精巧、身蜷曲如环、头较宽大、大耳、圆眼、吻部前凸、口略张开露齿的玉猪龙享誉华夏。
五是陶文化。牛河梁是我国最早的制陶中心,主要生产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泥塑“女神”头像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大型人物泥塑,也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模拟真人塑造的母祖像。它既是一尊难得的艺术杰作,也是一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陶塑孕妇像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女性裸像,对研究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腹径一米的彩陶罐,为中国彩陶王。
六是石文化。牛河梁红山文化拥有发达的石器群,由此创造了辉煌的石文化。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都较发达。在出土的石器中,有大型农耕用具石耜,有大量以三角形石镞为代表的细石器。
三、红山文化的特点及重要历史地位
牛河梁红山文化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是牛河梁遗址时代约为5500年到5000年前之间,是现今发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雏形。二是牛河梁红山文化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与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地带,属大凌河、老哈河流域,是区域强势文化,为辽河文明的代表。三是牛河梁红山先民重祖先崇拜、重祭祀、重墓葬、重玉,充满了神秘色彩。
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发现,为中华文化、中华国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可以称之为中华文明之源、中华人文之祖、中华宗教之始。
第一,中华文明之源。一方面,它拓展了中华文明的中心。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发现,证明中华文明不是黄河流域一个中心。另一方面,它提前了中华文明史。此前中华文明史有记载的是夏商周以来4000年的历史,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发现,证明红山人居住的地区是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为夏商周以前“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证据。198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于头版发表消息:“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找到了新线索,辽西发现五千年前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考古学界推断,这一重大发现不仅把中华古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而且将中华民族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1987年7月24日,新华社发出电讯:“辽宁西部山区,发现了距今大约五千多年的大型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考古学家根据已出土的大批文物初步推断,五千年前,这里曾经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民族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为夏代以前的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依据,对上古时代社会发展史、思想史、宗教史、美术史、建筑史的研究,将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中华人文之祖。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正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女神像是红山人共同祭祀的祖先,也就是中华母祖,是人文之祖。正如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在分析牛河梁女神像时说“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乃华夏民族寻祖问源的圣地,东方文明的曙光。
第三,中华宗教之始。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已经超越了最初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阶段,发展到了更高级的祖先崇拜阶段,与此相适应的是大型的宗教场所坛、庙、冢应运而生。而且做为中华文明象征的龙也形成了。如吻部前凸、两耳高耸、眼、鼻、牙俱全的玉猪龙,就是高度概括化了的猪首形象,并且与集多种动物于一身、能兴云作雨、主宰人类命运的神异之物——龙的起源有密切关系。从祭坛、女神庙、玉器和大型祭祀活动看,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宗教已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到比较完善和成熟阶段。
四、文化保护与弘扬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中华民族的圣地。加强遗址保护与建设,是传承中华文明史、弘扬红山文化的重要举措。朝阳市结合牛河梁遗址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牛河梁红山文化品牌。着力进行大遗址保护,对大遗址保护进行长远规划,对文物本体保护工程精心设计,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使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
朝阳三燕文化概述
发布日期:2024-05-16
三燕是指东晋十六国时期(公元317年—公元420年),鲜卑慕容氏在北方建立的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地方政权,先后近百年之久。三燕王朝疆域面积最大时东起辽东、西至黄河、北近大漠、南临淮北,曾占有12个州,157个郡,1579个县,人口近千万,成为当时天下绝对的强国。
三燕时期创下了八项之“最”:东北最早的都城、东北最早的皇宫、东北最早的佛寺、东北最早的学府、东北最早的桑蚕业、东北最早的皇家园林、东北最早的科举、最早在北京建都城。三燕王朝均以龙城(今辽宁朝阳)为都城或陪都,因此龙城又被称为“三燕古都”。东晋十六国时的慕容鲜卑及汉人冯氏,先后在朝阳建立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地方政权,立都龙城69载。三燕不仅是东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地带,还是佛教文化北传路线上重要节点,更是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促进中华民族形成,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作用。三燕文化堪称华夏一脉,积淀厚重、特色鲜明,涵盖哲学、民族、宗教、历史、文学等多方学科,体现遗址、建筑、宗教、民俗、服饰、马具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马镫、金步摇、鸭形玻璃注、冯素弗墓壁画等珍贵文物惊艳世界,慕容皝称帝、昙无竭取经、吐谷浑西迁等英雄壮举千古传奇。
一、三燕王朝的历史
慕容鲜卑是鲜卑族的一个分支,鲜卑系东胡族的后裔。公元294年慕容鲜卑的首领慕容廆率部定居辽西,定都大棘城(今辽宁省北票市章吉营子乡)。他们不断的吸收中原先进的汉文化因素,逐渐改游牧经济为定居的农业经济,为以后的崛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慕容廆浮雕
公元337年,慕容廆之子慕容皝自立为王,国号燕,都棘城,史称前燕。同年,东晋朝廷封慕容皝为燕王,正式承认了他在东北的统治地位。公元342年,慕容皝将都城由棘城迁到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迁都龙城后,慕容皝东征高句丽、收纳段部、降服夫余国、南下攻后赵,不断壮大前燕的实力。公元345年,慕容皝病逝,其子慕容儁继位后举兵进攻中原,并于公元350年在蓟城(今北京市西南)建立新都。公元352年,慕容儁蓟城称帝,国号大燕,慕容儁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皇帝。公元357年慕容儁又把都城由蓟城迁到邺城(今河北省临漳西南),把龙城作为陪都,不时往来于龙城与邺城之间。公元360年慕容儁病逝,其子慕容暐继位。公元370年,前秦王苻坚率军攻打燕都邺城,慕容暐率文武百官出降。邺城失守后,慕容暐的堂兄弟慕容桓率五千人退保龙城。
慕容皝石雕
公元386年,投降前秦的慕容鲜卑贵族慕容垂起兵复国,登皇帝位,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史称后燕。慕容垂复国称帝后,一年内派兵收回了被余岩部侵占的发祥地龙城,并在10年间开南至琅邪,东临渤海,西界河北,北暨燕代的广袤疆土。公元396年慕容垂逝,其子慕容宝继位。公元396年,慕容宝败于拓跋珪,离开中山都城,撤回龙城。后燕经慕容垂、慕容宝、慕容盛,发展到慕容熙当皇帝时,在龙城兴建龙城苑、造弘光门,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公元407年,守卫龙城的将领冯跋杀死慕容熙,后燕政权结束。
公元407年慕容熙被杀后,冯跋等拥立慕容云(被赐姓慕容的高句丽人高云)登皇帝位,仍以龙城为都城,史称北燕。慕容云在位3年后被贴身侍卫所杀,汉人冯跋被拥立为帝。冯跋在位时北燕疆土东至渤海,北达蒙古高原,南抵长城脚下,疆域数千里,此时的龙城经过多年的修建,城池扩到方圆十几里。公元430年冯跋病逝,其弟冯弘继位。公元436年,北魏与高句丽攻破龙城,冯弘率众东迁投奔高句丽长寿王,临行前纵火焚毁了龙城宫殿,北燕统治结束。
从公元337年慕容皝称王到公元436年北燕灭亡,三燕王朝以龙城为都城或陪都前后共99年。
二、三燕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燕王朝的历史发展过程,既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也是汉民族与鲜卑民族之间的一次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民族大交汇、大融合的背景下,产生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三燕文化。其典型的内容和产生的影响如下:
马具。马镫就是挂在马鞍两边下方的脚踏,供骑马人上马时和骑乘时用。西方马文化研究界称之为“中国的靴子”。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将马镫的“发明专利”授予慕容鲜卑。1965年,考古人员在北燕贵族冯素弗的墓中,出土了一对木芯长直柄包铜片的马镫。这对马镫长24.5厘米,宽16.8厘米,它应该是世界上现存时代最早的正真意义上的马镫实物之一。慕容氏在马镫和马鞍的基础上,配上马肚带和保护马腹的“障泥”,发明了科学完备的马具系统。慕容马具系统当时风靡东北亚,曾传至朝鲜半岛和日本。
三燕马具
步摇。步摇是古代女子的重要首饰之一,其制法是先以金银丝编成树枝状,枝上缀满珠宝花饰,并有五彩珠玉垂下,使用时固定于发髻。行走时随着脚步的移动,那些垂挂的珠玉花饰会不停地摇颤,因而称为“步摇”。鲜卑族首领莫护跋最先将此饰物引入到鲜卑族的生活中,传至慕容氏这一分支的时候,由于慕容氏受到中原地区和西域文化的影响,其步摇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从三燕墓葬出土的步摇来看,按照墓主人身份的不同,有顶花状、花树状和花蔓状之分。不管哪一种形制,都是钉缀冠上不同不同部位,顶花状步摇钉缀于顶冠,花树状步摇钉缀于冠额,花蔓状则绕冠而缀,全都具有“步行则摇”的特点。
花树状金步摇
音乐。慕容鲜卑早期的民歌以《阿干之歌》最为典型,此歌系单于慕容廆所作,表达思念兄弟之情。慕容氏入主中原后将《阿干之歌》等乐曲纳入传统宫廷音乐中,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慕容鲜卑民族风格的“鼓吹大曲”,初步实现了慕容音乐与汉族传统音乐的结合。
丧葬。两汉以前,中原人所使用的棺材是前后等宽、左右等长、上下等高的矩形箱式。慕容鲜卑所用的棺材,是梯形,即前高且宽,后窄且低(寓意前路越走越宽)。据考古学家考证,前大后小的梯形棺材最早始于鲜卑,至东晋十六国的三燕时期在都城龙城成为定制,并开始在中原流传,至唐代在全国普及。
慕容鲜卑氏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其游牧文化对农耕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北方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慕容鲜卑独具特色的马具系统和步摇头饰远传至东北亚,在东北亚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着极其光辉的一页。
三、三燕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专家一直致力于对三燕遗迹的考古发掘,并获得了巨大的收获。1965年发现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从墓葬中出土的马具、金叶步摇、玻璃器等文物为慕容鲜卑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新的条件。1993年以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北票喇嘛洞墓地进行了多次发掘,共清理三燕时期的墓葬四百二十座,获得一大批珍贵文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将三燕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朝阳北大街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在古城中部偏西北,发现了上自前燕,下到辽代一直沿用的三燕宫城城门建筑基址,此发现被评为2004—2005年度我国十大重要考古新发现之一。
近年来朝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燕文化的发掘、保护,以北塔广场为中心,突出三燕文化特色,建设古龙城历史文化景观,慕容街的建成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朝阳作为三燕故都,也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慕容家族的故乡。金庸先生为慕容街题字,不但题写了“慕容街”街名,还为朝阳题词:“龙城朝阳,三燕故都;传奇慕容,华夏一脉”。此外,在古龙城宫门遗址的基础上复原龙城宫城南门景观建筑;在龙城遗址广场修建慕容祖祠和慕容雕塑;修建“三燕文化博物馆”;特别是大力推进三燕大遗址保护工程等,都对继承和弘扬三燕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金庸题词
朝阳红色文化概述
发布日期:2024-05-16
峥嵘岁月赋予了这片土地无上荣光,凤山凌水哺育了一代代英雄儿女——北国雄狮赵尚志、辽宁入党第一人陈镜湖、军中花木兰郭俊卿、传奇英雄乌兰……他们故事早已固化成独一无二的城市记忆。100余处革命遗址遗迹、48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犹如一座座红色地标,记录着催人奋进的革命故事,也彰显着红色文化的世代传承。
一、朝阳红色人物
1.赵尚志
赵尚志(1908-1942),汉族,东北抗日联军重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赵尚志
赵尚志生于辽宁省朝阳县王伦沟乡喇嘛沟村,即今天的尚志乡尚志村,1919年春随家迁居哈尔滨。1925年考入哈尔滨许公工业学校,参加过爱国学生运动。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广州,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回东北,先后在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在狱中进行了坚决斗争。“九一八事变”后经中共组织营救出狱,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33年1月被错误地开除党籍;10月领导创建珠河反满抗日游击队,任队长。1934年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司令部,被推举为总司令;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1935年1月12日,中共满洲省委作出恢复其党籍的决定,指出1933年初原省委开除赵尚志党籍是错误的;28日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3月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被推举为总指挥。1936年1月成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合军(后改为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任总司令。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1937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1940年改任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曾率领部队长期驰骋于松嫩平原、白山黑水之间,在艰苦的抗日游击战争中,团结北满各抗日武装,转战松花江两岸,创建珠河、汤原游击根据地。曾率部远征黑嫩平原,挫败日军的重兵“围剿”,指挥过攻打宾州城、攻克五常堡和冰趟子伏击战等战斗。赵尚志三个字,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1940年1月,赵尚志再次被开除党籍。1941年抗联部队遭受严重挫折,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赵尚志仍率领小分队继续坚持抗日斗争。1942年2月12日,率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遭到混入部队的日伪特务暗算,重伤被俘;他大义凛然,拒绝治疗,鲜血流尽,壮烈殉国。1982年6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在赵尚志牺牲多年后,澄清了事实,决定恢复其党籍。
赵尚志一生矢志抗日,虽两次被错误地开除党籍,但志向不改。他以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创造了东北抗日战场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赢得了“南杨北赵”、“北国雄狮”的美誉。1938年2月,毛泽东同志盛赞赵尚志等人在东北地区“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在2005年9月3日召开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八位抗日将领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15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高度评价赵尚志等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
赵尚志牺牲后,他的尸体被敌人沉入松花江,头颅被敌人锯下后一直不知所踪,成了一个谜。2004年,赵尚志的颅骨在失踪62年后在长春被发现,后经公安部专家鉴定,是赵尚志颅骨无疑。这一事件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根据家属希望赵尚志颅骨回家乡朝阳安葬的意见,2006年正式确定赵尚志颅骨回家乡安葬,并建设纪念设施。
赵尚志纪念馆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我市唯一一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包括纪念馆、尚志公园、陵园、故居等纪念设施,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理,均于2008年10月25日对外开放。
赵尚志纪念馆位于朝阳市区,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0平方米。纪念馆总体设计以弘扬尚志精神为主题,以赵尚志革命战斗的一生为主线,突出展现了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的精神实质和光辉业绩。纪念馆馆名由原国家军委副主席迟浩田题写。在展陈中利用幻影成像、半景画以及声光电等手段,重点对颠覆日军军列、木炮打宾州、冰趟子战斗和最后的战斗等重要战役进行了详细解读,再现赵尚志誓死抗日、威武不屈的光辉形象。赵尚志纪念馆周围是以“尚志”命名的主题公园,公园内建有赵尚志将军骑马雕像,喷泉、叠泉、文化长廊。
赵尚志纪念馆
赵尚志烈士陵园距纪念馆60公里,位于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的将军山上,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匠心独运。陵园占地47695平方米,由陵园正门、纪念广场、纪念碑、浮雕墙、纪念堂、墓室、功勋飞机坦克园及将军故居等部分组成。陵园正门“赵尚志烈士陵园”的题字,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上将题写;纪念碑题字“赵尚志烈士永垂不朽”,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位于纪念堂中心的墓室内,安葬着赵尚志将军的颅骨。
赵尚志烈士陵园
赵尚志将军故居紧邻陵园,为原址重新修缮,占地4000㎡,二重四合院建筑。故居内正房5间,门房7间,两侧厢房各3间,为辽西地区小凌河流域百年老宅的建筑风格。故居门前矗立着“民族英雄赵尚志之碑”,碑文由著名碑碣家李铁城先生撰书,高度概括了赵尚志将军英勇善战、矢志不渝的一生。故居内陈列着见证赵尚志成长以及赵家满门忠烈的珍贵文物。赵尚志将军故居于2021年3月被列入辽宁省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尚志纪念馆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被辽宁省确定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首批省级公务员职业道德实践基地”“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共青团志愿服务基地”“少先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第一批省级服务业标准化合格单位”。
2.陈镜湖
陈镜湖(1901-1933)字印潭,号小秋,化名李铁然。热河(今辽宁)朝阳建平人,革命烈士。
陈镜湖
陈镜湖1919年加入中学学生救国团,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同年冬结识李大钊,与韩麟符等组成“向明学会”。1922年8月中学毕业考入天津南开大学文科,1923年1月创办《天津向明学会半月刊》,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1月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被派到冯玉祥部国民军任支队长,到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同年10月任国民军热河民军司令,12月在天津会见北上的孙中山。1925年初被中共北方区委指派任中共热河工作委员会负责人,领导建立发展热河地区党的组织,积极开展促进国民会议的群众运动。同年冬出席在张家口召开的农工兵代表大会,被选为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26年春率内蒙古特别民军第二纵队配合国民军攻打反动的“讨赤”联军。不久任国民军骑兵旅旅长。9月参加国民联军五原誓师,率部参加南下东征作战,曾兼任陕西省蒲城县县长。1927年被选为内蒙中共组织代表,赴武汉出席4、5月间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革命失败后,1928年在天津参与组织中共临时工作委员会,任负责人之一,到热河地区开展地下斗争。1930年因组织被破坏,徒步去苏联境内找到共产国际接上党的关系。不久回国被中共中央指派为中共内蒙临时特委书记兼管组织工作,领导恢复发展党的组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领导发动内蒙古特别是热河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群众性“民众抗日后援会”组织。10月中共内蒙古特委正式成立,被选为书记。1932年奔走在热河、察哈尔、绥远地区,指导各地党的工作和抗日救亡斗争,曾先后两次书面向中央报告情况,同年底赴上海向中共临时中央汇报请示工作。1933年初在北平主持召开特委会议,传达中央指示,决定成立蒙汉抗日同盟军事委员会,组织抗日武装打击日寇。3月日本侵略军占领热河后,率特委机关大部分人员奔赴张家口,参与领导发动长城内外各县民团参加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民众同盟军总司令部参议。5月12日奉命去张北地区点验抗日武装部队,途中遭反动民团袭击,不幸牺牲。
陈镜湖烈士纪念碑
3.郭俊卿
郭俊卿(1931-1983),辽宁省凌源县三十家子(今三十家子镇)北店村人,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45年到1950年,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大功3次、小功4次。在1950年9月召开的全国群英会上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女战斗英雄”“现代花木兰”荣誉称号。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著名小说和电影《战火中的青春》的主人公“高山”的生活原型。
郭俊卿
1945年,郭俊卿为了给被地主害死的父亲报仇,隐瞒自己的真实性别,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两岁,用假名郭富参加了八路军。先后当过通信员、警卫员、班长、连队文书和副指导员。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征战沙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1948年的一次战斗中,她担任突击班班长,接受了夺取河北平泉城外阵地的艰巨任务。最终,成功拿下阵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辽沈战役中,作为机枪连副指导员,她多次展开肉搏,先后夺取了几大阵地,守住了革命的重要防线,为新中国解放战争全线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郭俊卿
1950年4月,郭俊卿因劳累过度生病住进医院,被医生发现了女儿身。同年9月,她作为特等女战斗英雄,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大会结束后,她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生的热烈欢迎。
郭俊卿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担任过山东省青岛第一服装厂厂长、山东省曹县民政局副局长等职。1981年离休后在江苏省常州市定居。1983年9月病逝于南京。
4.乌兰
乌兰(1922-1987),蒙古族,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延安、内蒙古学习和工作。曾担任冀热辽地区蒙民武工队政治指导员,被冀热辽地区广大群众亲切地称为“双枪红司令”。
乌 兰
1922年9月,乌兰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原名宝力格。参加革命后她改名为乌兰(意为“红色”),以此表达自己的革命决心。东北被日军侵占后,乌兰随家人流落到北平的街巷,进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爱好文学的她,不仅学到了文化,还接受了进步思想。1937年,乌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日军占领平津后,仅有15岁的乌兰参与炸毁日资中原公司的行动。1940年,乌兰从抗大毕业后,自愿要求回到内蒙古地区工作。1941年春,由于身份暴露,乌兰重返延安,在中共西北局少数民族问题研究室工作。1945年,由乌兰夫任主席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张家口成立,23岁的乌兰出任执委兼妇女部长。后来,由于热辽地委要求派一名蒙古族干部到卓东地区(指昭盟、哲盟、阜新、朝阳等部分地区,当时有30万蒙古族人)工作,乌兰便被派去卓东。1946年2月,乌兰就任蒙民武工队政治指导员,后改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第十一支队。这支骑兵部队从此活跃在热辽地区。这是乌兰的第二个辉煌时期,策马执双枪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乌兰
1947年,乌兰任卓东工委主任。流传的民歌这样描述这个时期的乌兰:“请看东三省,有位女英贤,蒙古女同志,名字叫乌兰,年方二十四,掌握大兵权,攻打北票城,英名天下传。”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乌兰“双枪红司令”的形象。